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仲禧专利>正文

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5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的分流装置,由分流导板和多个分流隔板组成,分流导板与分流隔板之间成一角度,形成导流槽,其可使下鼓风式冷却塔从填料层下来的水由导流槽往两头流走,而风则从分流器之间的间隙往上走,既避免水往出风口流走,又可避免形成气流涡流,提高了热交换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装置,特别是冷却塔用的分流器。现有的上抽风或侧抽风冷却塔,由于气流涡流的影响,使风量在填料中分布不均匀,而造成气水热交换效果不理想,进而改为下鼓风式的冷却塔,但这样水会从分机、电机的进风口流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下鼓风式冷却塔使用的分流装置。本实用新发的结构由分流导板和若干个分流隔板组成,所述的分流导板与分流隔板之间的角度为15°<φ<60°。此外,分流导板上端有一断流隔板,下端有一集水隔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分流导板1和5个分流隔板组成,其可用PVC材料制成,分流导板与分流隔板之间的角度视冷却塔负荷大小而选择15°<φ<60°分流导板上端可有断流隔板11,下端可有集水隔板12。如图2所示,使用时,分流装置由多个本技术结构的分流器组成,该分流器安装于冷却塔的填料和轴流风机之间,其分流导板1与水平方向成一角度,分上下两层,上层由带有断流隔板11的分流器组成,下层由带有集水隔板12的分流器组成,由冷却塔填料下来的水流入分流导板1与分流隔板2之间的导流槽,再由导流槽往两端排出,风机鼓出的风沿导流装置的间隙往上走,通过分流装置的缓冲,避免形成气流涡流,使通过填料层之间的风比较平均。另外,从上层分流器断水隔板11流出的水由下层分流器的导流槽接走,从下层分流导板背后流出的水则由分流导板1与集水隔板12之间的集水槽接走,这样可以确保水不会从轴流风机和出风口排出。由于本技术的分流装置,使下鼓风式冷却塔的水不会从风机及其进风口流出,并且能缓冲气流,使通过填料层的风比较平均,提高了热交换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塔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由分流导板和若干个分流隔板组成,所述的分流导板与分流隔板之间的角度15°<φ<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导板上端有一切流隔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导板下端有一集水隔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的分流装置,由分流导板和多个分流隔板组成,分流导板与分流隔板之间成一角度,形成导流槽,其可使下鼓风式冷却塔从填料层下来的水由导流槽往两头流走,而风则从分流器之间的间隙往上走,既避免水往出风口流走,又可避免形成气流涡流,提高了热交换效果。文档编号F28C1/00GK2310971SQ9724614公开日1999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谭仲禧, 梁少敏, 伍建国 申请人:谭仲禧, 梁少敏, 伍建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塔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由分流导板[1]和若干个分流隔板[2]组成,所述的分流导板[1]与分流隔板[2]之间的角度:15°<φ<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仲禧梁少敏伍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谭仲禧梁少敏伍建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