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44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该折叠机构用于与第一相机模组和第二相机模组结合形成一多相机装置。该折叠机构包括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的第一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的第二安装元件,以及一枢转元件,其中将该第一安装元件与该第二安装元件可枢转地连接,以使该折叠机构能够在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之间枢转地切换,其中当该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该折叠状态时,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该第二相机模组背靠背地重叠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全景拍摄;当该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该第二相机模组边对边地并排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立体拍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诸如全景相机等等之类的功能性相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给用户带来了不同的使用体验。特别是随着虚拟现实(VR)概念的不断升温,全景相机的360°无死角拍摄的功能使得其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一种看世界的全新视角,而且能够在虚拟现实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得全景相机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全景相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旋转摄像头以进行360°扫描来实现全景拍摄,例如智能手机的全景拍摄功能;另一种是将多个相机固定地捆绑到一个支架上使用,以通过多个相机在不同视角下同时拍摄,进而通过后期图像拼接来获得全景图像,将六个相机固定安装。然而,前一种方式全景图像质量主要取决于扫描拍摄时的稳定性和同轴度,而在旋转摄像头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晃动和偏离轴心,这导致全景图像的质量较差;与此同时,在旋转摄像头时,摄像头的光轴指向将连续改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图像畸变,进一步影响全景图像的质量。后一种方式虽然不需要通过旋转相机来拍摄全景图像,有利于提高全景图像的质量,但是其集成化程度不够,只能作为全景相机使用,这使得后一种全景相机因功能单一而无法适应当下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相机的功能单一问题,便于适应当下电子设备的集成化发展趋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同时具备全景拍摄功能和立体拍摄功能,有助于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在一全景拍摄模式和一立体拍摄模式之间进行折叠地切换,以实现所述多相机装置的一机两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折叠机构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全景拍摄模式或所述立体拍摄模式,有助于提升所述多相机装置的拍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相机模组和至少一第二相机模组,其中当所述多相机装置处于所述全景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一相机模组可以与所述第二相机模组重叠地背靠背对齐,并且当所述多相机装置处于所述立体拍摄模式时,所述第一相机模组可以与所述第二相机模组并排地边对边对齐,以实现一机两用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多相机装置的所述第一相机模组和所述第二相机模组被重叠在一起,形成紧凑的结构,节省空间,便于携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机构可以在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之间折叠地转换,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折叠以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被锁定在所述全景拍摄模式,以便提升所述多相机装置的全景拍摄质量;当所述折叠机构被展开以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被锁定在所述立体拍摄模式,以便提升所述多相机装置的立体拍摄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可以被可拆卸地安装到一智能设备上,有助于拓展所述智能设备的摄像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机装置能够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同时具备全景拍摄功能和立体拍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其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不需要采用昂贵的材料或复杂的结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成功和有效地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不只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同时还增加了所述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专利技术目的或其他目的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折叠机构,用于与至少一第一相机模组和至少一第二相机模组结合形成一多相机装置,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一第一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一第二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以及一枢转元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可枢转地连接,以使所述折叠机构能够在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之间枢转地切换,其中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背靠背地重叠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全景拍摄;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边对边地并排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立体拍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转元件包括一枢轴,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包括一第一基座,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包括一第二基座,其中通过所述枢轴将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枢接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枢接端进行枢接,以使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均能够绕着所述枢轴旋转,其中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以折叠地枢转时,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自由端靠近地重叠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自由端,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以展开地枢转时,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远离地并排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自由端,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被设置以同时邻近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后侧面和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后侧面,并且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前侧面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前侧面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其中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向后枢转以重叠时,该第一相机模组的第一光轴与该第二相机模组的第二光轴彼此重合,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向前枢转以并排时,该第一相机模组的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相机模组的该第二光轴彼此平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转元件还包括至少一阻尼垫,其中所述阻尼垫被所述枢轴贯穿,并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枢接端和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枢接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进行阻尼地枢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折叠机构,还包括一折叠保持组件,其中所述折叠保持组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元件,以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折叠保持组件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稳定地保持在背靠背地重叠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折叠保持组件包括一第一卡扣母扣和一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扣母扣相扣合的第一卡扣公扣,其中所述第一卡扣母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卡扣公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自由端,以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母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公扣相互扣合,以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牢靠地背靠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折叠机构,用于与至少一第一相机模组和至少一第二相机模组结合形成一多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n一第一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n一第二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以及/n一枢转元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可枢转地连接,以使所述折叠机构能够在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之间枢转地切换,其中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背靠背地重叠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全景拍摄;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边对边地并排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立体拍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折叠机构,用于与至少一第一相机模组和至少一第二相机模组结合形成一多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折叠机构包括:
一第一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
一第二安装元件,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以及
一枢转元件,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可枢转地连接,以使所述折叠机构能够在一折叠状态和一展开状态之间枢转地切换,其中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背靠背地重叠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全景拍摄;当所述折叠机构被操作以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的该第一相机模组与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该第二相机模组边对边地并排布置,使得该多相机装置能够进行立体拍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枢转元件包括一枢轴,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包括一第一基座,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元件包括一第二基座,其中通过所述枢轴将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枢接端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枢接端进行枢接,以使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均能够绕着所述枢轴旋转,其中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以折叠地枢转时,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自由端靠近地重叠于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自由端,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以展开地枢转时,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远离地并排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自由端,以使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展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枢轴被设置以同时邻近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后侧面和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后侧面,并且所述第一基座的第一前侧面适于安装该第一相机模组,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前侧面适于安装该第二相机模组,其中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向后枢转以重叠时,该第一相机模组的第一光轴与该第二相机模组的第二光轴彼此重合,当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向前枢转以并排时,该第一相机模组的该第一光轴与该第二相机模组的该第二光轴彼此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枢转元件还包括至少一阻尼垫,其中所述阻尼垫被所述枢轴贯穿,并位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枢接端和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枢接端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进行阻尼地枢转。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折叠保持组件,其中所述折叠保持组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元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元件,以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所述折叠保持组件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稳定地保持在背靠背地重叠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折叠保持组件包括一第一卡扣母扣和一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扣母扣相扣合的第一卡扣公扣,其中所述第一卡扣母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卡扣公扣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自由端,以在所述折叠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扣母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公扣相互扣合,以将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牢靠地背靠背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卡扣母扣自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的外边缘向外延伸,以在所述第一基座的所述第一自由端形成一U型凸台,其中所述第一卡扣公扣包括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庞文鹏汪小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