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4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延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均设有一个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包括支撑架、第一转板、第二转板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保持架,保持架上转动设有传动齿轮组;所述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上均设有内齿圈;所述第一转板上的内齿圈与传动齿轮组的一侧齿轮传动配合,传动齿轮组的另一侧齿轮与第二转板上的内齿圈传动配合,且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在传动齿轮组传动下形成相向或相背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旋转中心进行了有效定位,从而为能够满足折叠屏电子设备的纤薄化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后期维修方便,无需拆屏幕即可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领域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拓展,加上5G网络时代的来临,更多的人淘汰了电脑,将精力转移到了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上,看视频、刷抖音、接听电话、上网购物等等等等,特别是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现今,各种聊天、视频等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下,人们觉得常规触摸屏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已经不够用了,总是在理想化的:这个屏幕要是大一点多好啊!这个画面感在强烈些多好啊!确实,随着软件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的运用上困扰了大家一系列的问题如:1)玩游戏、看视频的时候感觉屏幕太小了,不能让人身临其境,显示的画面感不够强烈,用户的体验感不完美;2)人们想用便携式的电脑来取代手机可太大,不方便携带;3)想换成组合屏手机,可厚度、空间都比较大,且屏幕体验不足,同样不方便携带,手感不好;4)现行柔性屏手机的维修相当麻烦,更换配件需要拆解屏幕,造成柔性屏的报废;5)现有折叠屏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在折叠的过程中会对屏幕这块造成挤压和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具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延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腔(11);每个安装腔(11)内均设有一个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包括支撑架(21)、第一转板(22)、第二转板(23)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均与支撑架(2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保持架(24),保持架(24)上转动设有传动齿轮组(25);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上均设有内齿圈(2-1);所述支撑架(21)与安装腔(11)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24)与支撑架(21)固定连接,或者保持架(24)通过支撑架(21)压装在安装腔(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具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延其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安装腔(11);每个安装腔(11)内均设有一个转动件(2);所述转动件(2)包括支撑架(21)、第一转板(22)、第二转板(23)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均与支撑架(2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保持架(24),保持架(24)上转动设有传动齿轮组(25);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上均设有内齿圈(2-1);所述支撑架(21)与安装腔(11)形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保持架(24)与支撑架(21)固定连接,或者保持架(24)通过支撑架(21)压装在安装腔(11)内;所述第一转板(21)上的内齿圈(2-1)与传动齿轮组(25)的一侧齿轮传动配合,传动齿轮组(25)的另一侧齿轮与第二转板(23)上的内齿圈(2-1)传动配合,且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在传动齿轮组(25)传动下形成相向或相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第一转板(22)面向底板(1)的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221)和第一安装槽(222);第二转板(23)面向底板(1)的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凸耳(231)和第二安装槽(232);第一安装槽(222)和第二安装槽(232)内均卡装有带卡口的卡片(3);第一安装槽(222)内的卡片(3)与第二凸耳(231)随着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转动配合卡接;第二安装槽(232)内的卡片(3)与第一凸耳(221)随着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转动配合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屏电子设备用折叠转轴,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1)包括压装条(211),压装条(211)的上设有至少一组弧形限位翅组;弧形限位翅组包括对称设置在压装条(211)两侧的弧形限位翅(212);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上均设有可供弧形限位翅(212)穿行并形成转动配合的弧形通槽(26);所述第一转板(22)和第二转板(23)通过弧形通槽(26)与弧形限位翅(212)的配合与支撑架(21)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慧玲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