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流程
,特别涉及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进而用来输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现有的石油化工流程泵功率大、转速高、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但由于石油化工流程泵所输送的介质温度较高,导致泵体及其底座温度也很高,如果没有很好的冷却效果,导致泵体(机体)内的零件及底座处的零件容易使得温度过高产生过早老化的现象,减少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泵体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设置在泵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水箱和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具有循环输水管和第一水泵,所述循环输水管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脚上和所述第二支撑脚上,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循环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通,所述循环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底座冷却结构,设置在泵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水箱和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支撑脚和所述第二支撑脚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具有循环输水管和第一水泵,所述循环输水管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脚上和所述第二支撑脚上,所述第一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循环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通,所述循环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水管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螺旋段、第一水平段、第二螺旋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螺旋段螺旋缠绕于第一支撑脚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水平段由所述第一支撑脚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螺旋段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水平段由所述第二支撑脚沿水平方向延伸回所述第一支撑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底座冷却结构还包括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具有第二水泵、供水管和至少一个喷头,所述第二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供水管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上并向所述循环输水管的外壁上喷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底座冷却结构还包括位移调节机构,所述喷头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相连接并在所述位移调剂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水平段或所述第二水平段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底座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包括螺杆、活动板、固定板和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泵体的下表面且水平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方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螺杆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军,赵永亮,曹雷,李剑,林年玥,靖添翔,徐朋,全超,潘博,姜光,韩有祥,于国鼎,朱晋弘,肖勇,白成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