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7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包括底座、真空罐、吸气口、出气口、手柄、电机和外接线,所述真空罐右侧连接有过载保护装置,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限位箱体、支撑板、内柱、导柱、接线箱、异形板、移动板、绝缘柱、复位弹簧、导体块、限位套、接线柱和限位板。该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通过设置的内柱,从而使支撑板向右移动,进而使导柱向右移动,从而使异形板向右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向下移动,从而使绝缘柱向下移动,进而使导体块向下移动,从而使导体块与复位弹簧分离,进而达到了电压过高时截断电流的目的,从而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
技术介绍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真空泵内部的压力过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具备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等优点,解决了如果真空泵内部的压力过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包括底座、真空罐、吸气口、出气口、手柄、电机和外接线,所述底座顶部与真空罐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罐顶部与吸气口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顶部与出气口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顶部与手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底座顶部与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左侧贯穿真空罐右侧并延伸至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包括底座(1)、真空罐(2)、吸气口(3)、出气口(4)、手柄(5)、电机(6)和外接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真空罐(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吸气口(3)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出气口(4)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手柄(5)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与电机(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左侧贯穿真空罐(2)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n所述真空罐(2)右侧连接有过载保护装置(8),所述过载保护装置(8)包括限位箱体(9)、支撑板(10)、内柱(11)、导柱(12)、接线箱(13)、异形板(14)、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真空泵,包括底座(1)、真空罐(2)、吸气口(3)、出气口(4)、手柄(5)、电机(6)和外接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与真空罐(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吸气口(3)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出气口(4)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真空罐(2)顶部与手柄(5)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底座(1)顶部与电机(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左侧贯穿真空罐(2)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
所述真空罐(2)右侧连接有过载保护装置(8),所述过载保护装置(8)包括限位箱体(9)、支撑板(10)、内柱(11)、导柱(12)、接线箱(13)、异形板(14)、移动板(15)、绝缘柱(16)、复位弹簧(17)、导体块(18)、限位套(19)、接线柱(20)和限位板(21),所述吸气口(3)左侧与真空罐(2)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体(9)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于支撑板(10)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0)左侧与内柱(1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内柱(11)左侧贯穿真空罐(2)右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支撑板(10)右侧与导柱(12)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柱(12)右侧贯穿限位箱体(9)右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导柱(12)右侧贯穿接线箱(13)左侧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导柱(12)右侧与异形板(1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异形板(14)顶部与接线箱(13)内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接线箱(13)底部与电机(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异形板(14)右侧与移动板(15)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5)右侧与接线箱(13)内壁右侧活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5)底部与复位弹簧(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7)底部与限位套(1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15)底部与绝缘柱(16)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柱(16)底部贯穿限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科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