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针对由外筒罐(100)、在插入上述外筒罐(100)并前进/后退的连杆被固定于底面的状态下升降的气筒(200)、结合于上述外筒罐(100)上侧并引导上述气筒(200)的衬套构件(300)构成的高压气筒,其特征是: 在上述衬套构件(300)所结合的上述外筒罐(100)外侧, 提供一种锥形引导装置(400),在上述气筒(200)升降动作时,支撑上述衬套构件(3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椅子等使用的用于调节高低的高压气筒,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带有 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在构成高压气筒的外筒罐 上侧,无需根据用于支撑气筒的衬套构件的外径变化形成锥形区间与直线区间, 而是使另外的锥形引导装置结合于外筒罐,可以对应于衬套构件的大小对其进行 支撑,而且可以防止衬套构件脱离。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高压气筒是应用于椅子的高低调节装置,上述高压气筒由圆筒形状的 外筒罐、气筒及位于上述外筒罐上侧内部并引导及支撑上述气筒升降的衬套构件 构成,其中,气筒在插入上述外筒罐的状态下,内侧带有的活塞连杆的露出端部 固定于上述外筒罐底面,在内部带有的阀门变更气体通道时发生升降。 如上构成的高压气筒在工作时,操作与阀门连接的按钮,该阀门的气体通道开 放,此时,气筒内存储的气体通过阀门的通道推动活塞,使气筒上升,于是,坐 板部向上移动,如果在移动的一定位置松开按钮,则阀门的通道关闭,坐板部保 持固定状态。另外,如图1所示,当上述高压气筒不是应用于普通椅子,而是应用于具有较高 位置的特殊型椅子时,为了更稳定地支撑气筒,衬套构件(10)的厚度,即外径加大,此时,外筒罐(20)的上侧部外径加大。这样一来,就在上述外筒罐(20)上侧 部形成了一定区间的锥形区间(L)和直线区间(T),上述直线区间(T)支撑衬套构 件(IO)。但是,就具有上述结构的高压气筒而言,根据椅子购买者的要求条件,往往要求 外筒罐(20)的上侧直线区间(T)更小,此时,如果把直线区间(T)减小到一定长度 以下,则直线区间(T)无法支撑衬套构件(IO),当使用高压气筒时,出现衬套构 件(10)脱离的问题。也就是说,为了稳定支撑衬套构件(IO),外筒罐(20)的直线区间(T)至少需要在 40,以上,如果减小,支撑外筒罐(20)的衬套构件(10)将无法稳定支撑气筒。另 外,还存在当气筒升降时,衬套构件脱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构成高压气筒的 外筒罐外侧提供一种锥形引导装置,可以不受滑动支撑气筒的衬套构件长度影 响,稳定地支撑衬套构件。S卩,在外筒罐上结合锥形引导装置,当衬套构件因气 筒升降而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吸收这种外力,稳定支撑衬套构件,增大衬套构 件耐久性。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由外筒罐、在插入上述外筒罐并前进/后退的连杆被固定 于底面的状态下升降的气筒、结合于上述外筒罐的上侧并引导上述气筒的衬套构 件构成的高压气筒,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上述衬套构件所结合的上述外筒罐外侧 提供一种锥形引导装置,在上述气筒升降动作时支撑上述衬套构件。上述锥形引导装置的外形具有从下端向上逐渐扩大的倾斜角。另外,在上述衬套构件的上端部,形成向外扩张的扩张部,扩张部的底面支撑上 述外筒罐与上述锥形引导装置的上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在 外筒罐提供锥形引导装置,可以不受滑动支撑气筒的衬套构件长度影响,稳定地 支撑衬套构件。而且,当衬套构件因气筒升降而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以吸收这种外力,增大衬套 构件的耐久性。另外,可以在锥形引导装置的外侧形成倾斜角或弯曲,不仅可提高耐久性,还可 以使外观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以往高压气筒的外筒罐的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的纵截面图,图3是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4是图2中"D-D"线主要部分底面图。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实施例,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对于相 关众所周知的技术等,当认为可能混淆本专利技术要旨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椅子等使用的用于调节高低的高压气筒。 如图2所示,上述高压气筒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外筒罐(100);在插入上述外筒罐(100)并前进/后退的连杆被固定于底面的状态下升降的气筒(200);结合于上 述外筒罐(100)的上侧并引导上述气筒(200)的衬套构件(300);结合于上述衬套 构件(300)所结合的上述外筒罐(100)外侧的锥形引导装置(400)。 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技术,在上述气筒(200)升降动作时, 支撑上述衬套构件(300)。另外,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的外形具有从下端向上逐渐扩大的倾斜角(420)。 上述倾斜角(420)在如3所示的厚度"f"大小的区间形成,上述锥形引导装置 (400)焊接于上述外筒罐(100)上,上端支撑固定于上述衬套构件(300)。 在上述衬套构件(300)的上端部,形成向外扩张的扩张部(320),上述扩张部(320) 的底面支撑上述外筒罐(100)与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的上端。 上述外筒罐(100)具有众所周知的一般结构与功能,下端固定于底面或带轮子的 支撑体上,具有向上开放的圆筒型结构,在其内侧上端部,带有用于滑动引导上 述气筒(200)的衬套构件(300)。上述气筒(200)具有众所周知的一般结构与功能,其内部带有通过按钮操作而打 开、关闭气体通道的阀体(230)和随着气体移动而升降的活塞连杆(220),其外柱 面滑动结合于上述外筒罐(100)上结合的上述衬套构件(300),可以以紧密固定于 底面的活塞连杆(220)为支撑进行升降。众所周知,在上述气筒(200)上端连接着椅子的坐板部,可以通过内部气压变更 气体通道,从而升降坐板部。 上述活塞连杆(220)具有众所周知的一般结构与功能,露出的下端部穿过上述外 筒罐(100)底面的轴承旋转体(120)及支撑板(130),被垫圈及卡子(140)固定并可 转动。还有另一种构成方法,在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的外侧面,不是形成倾斜角 (420),而是形成卡口(图出未标出),在另一支撑体插入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 后,卡于卡口处并固定结合。此时,上述支撑体外观可以是倾斜角形状或其它多种形状。下面说明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 气筒的应用状态。首先,如图2或图3所示,使外筒罐(100)结合于衬套构件(300),使气筒(200) 可以通过上述衬套构件(300)结合,然后在外筒罐(100)的外侧结合锥形引导装置 (400)即可。其中,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方式或众所周知的多种连结手 段结合固定于外筒罐(100)上。另外,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可在外侧形成卡口等,以便供其它支撑体结合固 定。上述锥形引导装置(400)可以具有多种外形。在如上组装的情况下,根据气筒(200)插入衬套构件(300)的长度,使锥形引导装 置(400)支撑外筒罐(100)即可,因此,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制作构成外筒罐(IOO) 上侧外形的锥形区间及直线区间。权利要求1. 一种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针对由外筒罐(100)、在插入上述外筒罐(100)并前进/后退的连杆被固定于底面的状态下升降的气筒(200)、结合于上述外筒罐(100)上侧并引导上述气筒(200)的衬套构件(300)构成的高压气筒,其特征是在上述衬套构件(300)所结合的上述外筒罐(100)外侧,提供一种锥形引导装置(400),在上述气筒(200)升降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用于引导气筒的衬套支撑用锥形引导装置的高压气筒,针对由外筒罐(100)、在插入上述外筒罐(100)并前进/后退的连杆被固定于底面的状态下升降的气筒(200)、结合于上述外筒罐(100)上侧并引导上述气筒(200)的衬套构件(300)构成的高压气筒,其特征是: 在上述衬套构件(300)所结合的上述外筒罐(100)外侧, 提供一种锥形引导装置(400),在上述气筒(200)升降动作时,支撑上述衬套构件(3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永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韩国伽斯普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