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3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摄像头模组和第一驱动机构,壳体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开口;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反射件、镜片和感光芯片,固定支架固定于内腔中,感光芯片安装于固定支架,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滑动配合,反射件和镜片安装于活动支架,活动支架设有进光孔,进光孔进入的光线经反射件反射,并通过镜片入射至感光芯片;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内腔中,第一驱动机构与活动支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支架通过开口至少部分伸出于壳体外,或者,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支架通过开口缩回内腔中。采用上述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目前尺寸固定的电子设备的变焦倍数较小,存在无法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符合用户的需求,摄像头模组的变焦能力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电子设备在各方向上的尺寸均为定值,更何况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还需安装其他部件,从而造成电子设备中摄像头模组的变焦倍数较小,存在无法满足设计及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尺寸固定的电子设备的变焦倍数较小,存在无法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反射件、镜片和感光芯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配合,所述反射件和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设有进光孔,所述进光孔进入的光线经所述反射件反射,并通过所述镜片入射至所述感光芯片;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外,或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缩回所述内腔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摄像头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反射件、镜片和感光芯片,其中,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活动支架能相对固定支架运动,以自进光孔伸出壳体外或缩回壳体的内腔中。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拍摄工作,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活动支架从壳体内伸出,以使光线自进光孔进入,且在反射件的作用下,保证光线经镜片最终可以射向感光芯片,形成图像;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中的镜片安装在活动支架上,且感光芯片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从而随活动支架自壳体内伸出过程的进行,镜片与感光芯片在活动支架移动方向上的间距,也即整个摄像头组件的焦距逐渐增大,进而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电子设备中,不仅摄像头模组占据电子设备内部较小的空间,而且可以使摄像头模组的焦距相对较大,能够满足设计及使用需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活动支架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活动支架伸出时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活动支架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组件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组件的一种工作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组件的另一种工作状态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第一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阻光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开口、200-摄像头模组、210-固定支架、220-活动支架、221-第一进光孔、222-第二进光孔、223-滑台、230-第一反射部、240-第二反射部、250-镜片、260-感光芯片、300-第一驱动机构、310-电机、320-传动部、321-螺杆、322-螺纹连接件、330-支座、331-第一卡扣、332-第二卡扣、333-本体、334-贯穿孔、400-阻光片、500-透光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摄像头模组200和第一驱动机构300。其中,壳体100具有内腔和开口110,开口110与内腔连通。摄像头模组200包括固定支架210、活动支架220、反射件、镜片250和感光芯片260;活动支架220上设有进光孔,电子设备外的光线能够通过进光孔进入电子设备内,且光线经反射件反射,能够通过镜片250入射至感光芯片260,形成相应地图像,保证电子设备的成像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具体地,壳体100、固定支架210和活动支架220均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等硬质材料形成,三者各自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反射件可以为平面镜等具备反射可见光的结构,反射件可以为单个部件,也可以为多个部件的组合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同样地,镜片250可以为单个镜片250,其可以为凸透镜或凹透镜等具有一定光学效果的透镜;或者,镜片25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镜片250进行形成透镜组。感光芯片260可以为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者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第一驱动机构300可以为直线电机等单个结构;或者,第一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旋转电机和与旋转电机相配合的传动机构等组合结构,这均可以使活动支架220在第一驱动机构300的作用下,能够相对固定支架210运动。在电子设备中,固定支架210固定在内腔中,第一驱动机构300也可以设置在内腔中,感光芯片260安装在固定支架210上,反射件和镜片250均安装在活动支架220上,活动支架220与固定支架210滑动配合,以保证镜片250与感光芯片26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发生改变,在镜片250与感光芯片260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整个摄像头模组200的焦距也会发生变化。更详细地,在第一驱动机构300动作的情况下,可以使活动支架220的至少部分通过开口110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或者,使活动支架220通过开口110缩回到内腔中。显然,在活动支架220相对壳体100活动的过程中,活动支架220的进光孔的启闭状态也不同。上述可知,在电子设备的工作过程中,随着第一驱动机构300驱动活动支架220的至少部分通过开口110伸出至壳体100之外,镜片250与感光芯片260之间的间距也逐渐增大,由于活动支架220能够伸出至壳体100外,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200的焦距不再受制于电子设备固定的尺寸,这可以增大摄像头组件的焦距,提升电子设备的拍摄效果。进一步地,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n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反射件、镜片和感光芯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配合,所述反射件和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设有进光孔,所述进光孔进入的光线经所述反射件反射,并通过所述镜片入射至所述感光芯片;/n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外,或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缩回所述内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反射件、镜片和感光芯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滑动配合,所述反射件和所述镜片安装于所述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设有进光孔,所述进光孔进入的光线经所述反射件反射,并通过所述镜片入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至少部分伸出于所述壳体外,或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支架通过所述开口缩回所述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镜片驱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支架的移动方向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镜片相对于所述活动支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镜片沿所述活动支架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布,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可沿所述活动支架的移动方向相对所述活动支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孔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进光孔和第二进光孔,所述第一进光孔和所述第二进光孔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光孔和所述第二进光孔处均设有阻光片,各所述阻光片均可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部,各所述阻光片均与所述供电部连接,所述供电部用于驱动各所述阻光片在所述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阳张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