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36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和固定底座,发动机本体的表面与固定底座的内腔固定连接,发动机本体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散腔、动力腔和散热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将发动机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机油进行传递,通过转子转动的动力带动驱动扇叶转动,将机油抽出,依次经过分散腔的过滤和初步散热,然后通过散热腔的配合快速的将发动机本体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散去,并且在进行散热的同时可以对机油中的油渣起到一个很好的过滤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机油内的铁屑过多导致发动机本体内部发生二次磨损,使得机油的润滑效果更好,增加了发动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有人把引擎称为发动机,其实,发动机是一整套动力输出设备,包括变速齿轮、引擎和传动轴等等,可见引擎只是整个发动机的一个部分,但却是整个发动机的核心部分。人们不断地研制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主要可分为: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三类。现有的机车发动机在使用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长时间使用会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在使用时大量热量都被机油吸收,并且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内部会因为发动机磨损产生大量的铁屑,导致润滑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具有将发动机本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机油进行传递,通过转子转动的动力带动驱动扇叶转动,将机油抽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1)和固定底座(2),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与固定底座(2)的内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散腔(3)、动力腔(4)和散热腔(5),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出油孔(6)和进油孔(7),所述出油孔(6)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道(8),所述第一连通管道(8)的一端与分散腔(3)的内腔连通,并且分散腔(3)的底端连通有第二连通管道(9),所述第二连通管道(9)的一端与动力腔(4)的内腔连通,所述动力腔(4)的表面通过管道与散热腔(5)的表面连通,所述散热腔(5)的表面连通有第三连通管道(10),并且第三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1)和固定底座(2),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与固定底座(2)的内腔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分散腔(3)、动力腔(4)和散热腔(5),所述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出油孔(6)和进油孔(7),所述出油孔(6)的一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道(8),所述第一连通管道(8)的一端与分散腔(3)的内腔连通,并且分散腔(3)的底端连通有第二连通管道(9),所述第二连通管道(9)的一端与动力腔(4)的内腔连通,所述动力腔(4)的表面通过管道与散热腔(5)的表面连通,所述散热腔(5)的表面连通有第三连通管道(10),并且第三连通管道(10)的一端与进油孔(7)的一端连通,所述动力腔(4)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的一端贯穿发动机本体(1)的表面并延伸至发动机本体(1)的内腔,所述转动轴(11)的一端与发动机本体(1)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1)的表面与发动机本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机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1)位于动力腔(4)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扇叶(12),并且驱动扇叶(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油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生康俊国胡威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天麒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