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
技术介绍
隧道、尤其是地质状况复杂的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建造,一方面为满足隧道使用功能的防水要求,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均铺设防水板;同时为排出二次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避免或减小水压对衬砌结构的不利作用,一般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排水板。普通防水板采用等厚、表面光滑的结构,在受防水板幅宽限制的搭接处易受水压影响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结构牢固、稳定,不易变形,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包括隆起部和水平结构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所述隆起部与射钉位置对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隆起部的连接处均为平滑曲线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凸起,所述上表面与相邻的所述下表面的凸起对应连接,两侧的所述固定部上对应位置的凸起对称设置,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土工布的厚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隆起部和水平结构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所述隆起部与射钉位置对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隆起部的连接处均为平滑曲线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凸起,所述上表面与相邻的所述下表面的凸起对应连接,两侧的所述固定部上对应位置的凸起对称设置,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土工布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隆起部和水平结构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隆起部的两侧,所述隆起部与射钉位置对应,所述固定部与所述隆起部的连接处均为平滑曲线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凸起,所述上表面与相邻的所述下表面的凸起对应连接,两侧的所述固定部上对应位置的凸起对称设置,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土工布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的凸起为第一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建军,白安生,彭辉雄,范水斌,陈虎,原再兴,党旭兵,冯归平,路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