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1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巷道轮廓上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覆盖在围岩表面的混凝土初喷层,混凝土初喷层上打有朝向围岩方向延伸、呈辐射状布置的锚杆、锚索和卸压孔,混凝土初喷层内表面覆盖有混凝土复喷层,靠近混凝土复喷层一端的卸压孔内注射有注浆体,注浆体自混凝土复喷层起向外依次为水泥浆注浆体、泡沫水泥浆注浆体和纤维水泥基浆液注浆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既让巷道围岩有一定程度变形,释放部分围岩压力,又能提供足够大支护强度,限制巷道围岩进一步变形,实现“强‑弱‑强”一体化设计,提高了围岩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一、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
,特别是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二、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引起煤岩动力灾害也日趋加剧。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瞬时震动性和巨大破坏性等显现特征,释放大量能量,导致巷道支护结构失效、破坏。当矿井开采深度进入1000m以下时,硬岩也呈现软岩流变特性。阜新五龙煤矿“1·12”冲击地压事故,造成4人死亡36人负伤,毁坏巷道超过300m,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亿元;河南义马跃进煤矿“8·6”、“8·11”冲击事故,分别造成400m和360m的巷道变形破坏,大量O型棚损坏;义马千秋煤矿“11·3”冲击地压事故,巷道发生严重挤压垮冒,造成10人死亡,380m巷道严重破坏,其中有近百米段巷道基本合拢。对于深部冲击地压巷道维护,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层的片帮或煤块的抛出会挤倒或打倒单体支柱;顶、底板剧烈震动造成的瞬间猛烈加载会压坏支柱和支架,围岩变形量大、破坏严重,锚杆(索)支护体系严重破坏,锚杆(索)被抛出,金属网断裂,支柱和支架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包括巷道(1),其特征在于,巷道(1)轮廓上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覆盖在围岩(10)表面的混凝土初喷层(2),混凝土初喷层(2)上打有朝向围岩方向延伸、呈辐射状布置的锚杆(3)、锚索(9)和卸压孔(4),混凝土初喷层(2)内表面覆盖有混凝土复喷层(8),靠近混凝土复喷层(8)一端的卸压孔(4)内注射有注浆体,注浆体自混凝土复喷层起向外依次为水泥浆注浆体(5)、泡沫水泥浆注浆体(6)和纤维水泥基浆液注浆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包括巷道(1),其特征在于,巷道(1)轮廓上设置有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覆盖在围岩(10)表面的混凝土初喷层(2),混凝土初喷层(2)上打有朝向围岩方向延伸、呈辐射状布置的锚杆(3)、锚索(9)和卸压孔(4),混凝土初喷层(2)内表面覆盖有混凝土复喷层(8),靠近混凝土复喷层(8)一端的卸压孔(4)内注射有注浆体,注浆体自混凝土复喷层起向外依次为水泥浆注浆体(5)、泡沫水泥浆注浆体(6)和纤维水泥基浆液注浆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冲击地压矿井巷道的防冲释能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浆注浆体(5)、泡沫水泥浆注浆体(6)和纤维水泥基浆液注浆体(7)的长度均为1.5-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星龚健王凤娥王彦伟李伟东安烨明刘辉峰郭明礼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