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28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该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包括:泄压筒;阀座,位于泄压筒的内壁;第一流道,位于阀座上,一端与泄压筒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泄压筒的外壁;第二流道,位于阀座上,一端与第一流道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泄压筒的外壁;阀芯杆,可移动地插装在第一流道内,阀芯杆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当阀芯杆位于第一位置时,阀芯杆隔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当阀芯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拆卸捞砂管柱时,多根捞砂管柱内的高压砂液从捞砂管柱的拼接处喷溅出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修井
,特别涉及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清除油井井筒泥砂施工时通常采用机械捞砂工艺,机械捞砂工艺不需打入洗井液、冲砂液,不需要高压水泵及储水罐等设备,作业时,只需将捞砂管柱下放到井底砂面处,将油井的泥砂装入捞砂管中,然后起出捞砂管柱将泥砂带至地面,即可完成捞砂工艺。然而,完成井下捞砂作业后,捞砂管柱内会存有较高压力,使用时捞砂管柱时通常是将多根捞砂管柱的首尾拼接在一起,因此在拆卸多根捞砂管柱时,捞砂管柱内的高压砂液就会从捞砂管柱的拼接处喷溅出来,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会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能避免拆卸捞砂管柱时,多根捞砂管柱内的高压砂液从捞砂管柱的拼接处喷溅出来,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所述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包括:泄压筒;阀座,位于所述泄压筒的内壁;第一流道,位于所述阀座上,一端与所述泄压筒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包括:/n泄压筒(1);/n阀座(2),位于所述泄压筒(1)的内壁;/n第一流道(21),位于所述阀座(2)上,一端与所述泄压筒(1)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泄压筒(1)的外壁;/n第二流道(22),位于所述阀座(2)上,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泄压筒(1)的外壁;/n阀芯杆(3),可移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一流道(21)内,所述阀芯杆(3)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当所述阀芯杆(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杆(3)隔断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当所述阀芯杆(3)位于第二位置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包括:
泄压筒(1);
阀座(2),位于所述泄压筒(1)的内壁;
第一流道(21),位于所述阀座(2)上,一端与所述泄压筒(1)的内腔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泄压筒(1)的外壁;
第二流道(22),位于所述阀座(2)上,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泄压筒(1)的外壁;
阀芯杆(3),可移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一流道(21)内,所述阀芯杆(3)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当所述阀芯杆(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芯杆(3)隔断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当所述阀芯杆(3)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21)包括与所述泄压筒(1)的内腔连通的引流道(211)和与所述泄压筒(1)的外壁连通的插装道(212),所述引流道(211)与所述插装道(212)的连接处的内壁面为第一锥面(213),从所述引流道(211)至所述插装道(212)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锥面(213)的直径逐渐增大,所述阀芯杆(3)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锥面(213)相匹配的第二锥面(31),所述第二流道(22)的一端与所述插装道(2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砂管柱的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道(212)的内壁具有内凸缘(23),所述阀芯杆(3)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伦薛琦李进光倪善鑫韩永海初柄军张文超李海军钱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