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件和夹持件,固定件上设有穿设杆,穿设杆沿通槽开设方向延伸,穿设杆上设有锁紧件、螺纹件。先将穿设杆穿设于防火玻璃,再通过锁紧件将防火玻璃锁紧固定在固定件上,然后将防火玻璃嵌入到通槽内并使得固定件抵触于防火门的一侧,再将夹持件套设在穿设杆上,之后通过螺纹件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的另一侧,促使固定件和夹持件共同夹紧于防火门,从而使得防火玻璃不易从通槽内脱落;当取消螺纹件对夹持件的限位,再取消锁紧件对防火玻璃的锁紧固定后,可将防火玻璃从通槽内取出进行更换或表面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防火玻璃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防火玻璃,在防火时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火势的蔓延或隔烟,是一种措施型的防火材料。防火玻璃主要有五种,其一是夹层复合防火玻璃,其二是夹丝防火玻璃,其三是特种防火玻璃,其四是中空防火玻璃,其五是高强度单层铯钾防火玻璃。对于高强度单层铯钾防火玻璃,需要在其表面喷淋铯钾防火液,从而使得该防火玻璃具有防爆性能,即在高温下不会发生爆裂。防火门上通常会设有透明观察窗,方便观察室内的安全情况,而透明观察窗通常会采用防火玻璃,现有的安装方式是直接将防火玻璃嵌设在预先开设在防火门上的通槽内,然后通过玻璃胶将防火玻璃固定粘结。但是,玻璃胶的抗老化和抗拉性较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玻璃胶容易老化并从防火门上脱落,此时防火玻璃将容易从通槽内脱落,此时需要将先人为将防火玻璃表面和通槽内的玻璃胶刮除才可涂抹新的玻璃胶,操作较为麻烦,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便于防火玻璃的安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于防火门两侧且共同夹持于防火门的固定件和夹持件,固定件上设有穿设于防火玻璃和夹持件的穿设杆,穿设杆沿通槽开设方向延伸,穿设杆上设有用于将防火玻璃锁紧固定在固定件的锁紧件、用于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的螺纹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穿设杆穿设于防火玻璃,再通过锁紧件将防火玻璃锁紧固定在固定件上,然后将防火玻璃嵌入到通槽内并使得固定件抵触于防火门的一侧,再将夹持件套设在穿设杆上,之后通过螺纹件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的另一侧,促使固定件和夹持件共同夹紧于防火门,从而使得防火玻璃不易从通槽内脱落,方便了防火玻璃的安装;当取消螺纹件对夹持件的限位,再取消锁紧件对防火玻璃的锁紧固定后,可将防火玻璃从通槽内取出进行更换或表面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件为套设在穿设杆外并将防火玻璃抵触在固定件上的螺母,穿设杆的侧壁上固定有螺纹配合于螺母的第一螺纹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螺纹配合于第一螺纹段并将防火玻璃抵触在固定件上,使得固定件和防火玻璃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晃动,保证了防火玻璃在通槽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件包括固定在穿设杆侧壁上的第二螺纹段、开设在夹持件上且螺纹配合于第二螺纹段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螺纹段和通槽的配合,在旋转夹持件时,夹持件将逐渐靠近于防火门并最终抵紧于防火门,穿设杆将拉紧固定件,从而使得固定件和夹持件共同夹紧于防火门,而防火玻璃相对固定件是固定的,故保证了防火玻璃在通槽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方环,固定方环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长度小于防火玻璃的长度,第一开口的宽度小于防火玻璃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将防火玻璃抵触在固定方环上,固定方环和螺母在夹紧于防火玻璃的同时也保证了防护玻璃通过第一开口所露出的面积,以便观察室内的安全情况,且固定方环封闭了防护玻璃和防火门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室内在起火后烟气不易冒出到室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方环朝向防火玻璃的面上开设有连通于第一开口的环形槽,环形槽内固定嵌设有抵紧于防火玻璃和防火门的密封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封闭了防护玻璃和防火门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室内在起火后烟气不易冒出到室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开口的边角处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供穿设杆穿设的穿设槽,穿设杆远离于夹持件的一端从穿设槽内穿出,且该端上固定有抵触于固定方环的抵触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抵触板即可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的一侧,抵触板将推动固定方环抵紧于防火门的另一侧,从而使得固定方环和夹持件共同夹紧于防火门;同时,第一固定板设于第一开口的边角处,故其将不易影响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件为夹持方环,夹持方环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长度大于防火玻璃的长度,第二开口的宽度大于防火玻璃的宽度,第二开口的边角处固定有第二固定板,通槽开设在第二固定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开口使得夹持方环不易影响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同时,第二固定板设于第二开口的边角处,故其将不易影响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开口的边角处固定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上固定有限位杆,第二开口的边角处固定有第四固定板,限位杆沿通槽开设方向穿设于第四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抵触板时,夹持方环将沿着限位杆轴向滑动靠近于防火门,使得夹持方环不易发生旋转而影响了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同时,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的安装位置,使其不易影响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固定方环、夹持方环、穿设杆、螺母、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的设置,使得防火玻璃不易从通槽内脱落,方便了防火玻璃的安装,且可将防火玻璃从通槽内取出进行更换或表面清理;2.密封环的设置,封闭了防护玻璃和防火门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室内在起火后烟气不易冒出到室外;3.第二开口、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的设置,在保证对防火玻璃限位作用的同时也不易影响防火玻璃的观察视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火玻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方环和夹持方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穿设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方环;11、第一开口;12、第一固定板;13、穿设杆;14、抵触板;15、螺母;2、夹持方环;21、第二开口;22、第二固定板;23、第三固定板;24、限位杆;25、第四固定板;26、环形槽;27、密封环;3、防火门;31、通槽;4、防火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于防火门3两侧的固定件和夹持件,固定件为固定方环1,夹持件为夹持方环2。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方环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的边角处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2上开设有穿设槽,穿设槽内穿设有穿设于防火玻璃4的穿设杆13,穿设杆13沿通槽31开设方向延伸,穿设杆13远离于夹持方环2的一端从穿设槽内穿出,且该端上固定有抵触于固定方环1的抵触板14。如图3和图4所示,穿设杆13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为套设在穿设杆13外的螺母15,穿设杆13的侧壁上固定有螺纹配合于螺母15的第一螺纹段,通过拧紧螺母15即可将防火玻璃4抵触在固定方环1上。如图3和图4所示,穿设杆13上还设有螺纹件,螺纹件包括固定在穿设杆13侧壁上的第二螺纹段,夹持方环2上设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防火门(3)两侧且共同夹持于防火门(3)的固定件和夹持件,固定件上设有穿设于防火玻璃(4)和夹持件的穿设杆(13),穿设杆(13)沿通槽(31)开设方向延伸,穿设杆(13)上设有用于将防火玻璃(4)锁紧固定在固定件的锁紧件、用于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3)的螺纹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防火门(3)两侧且共同夹持于防火门(3)的固定件和夹持件,固定件上设有穿设于防火玻璃(4)和夹持件的穿设杆(13),穿设杆(13)沿通槽(31)开设方向延伸,穿设杆(13)上设有用于将防火玻璃(4)锁紧固定在固定件的锁紧件、用于带动夹持件抵紧于防火门(3)的螺纹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套设在穿设杆(13)外并将防火玻璃(4)抵触在固定件上的螺母(15),穿设杆(13)的侧壁上固定有螺纹配合于螺母(15)的第一螺纹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件包括固定在穿设杆(13)侧壁上的第二螺纹段、开设在夹持件上且螺纹配合于第二螺纹段的通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方环(1),固定方环(1)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的长度小于防火玻璃(4)的长度,第一开口(11)的宽度小于防火玻璃(4)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火玻璃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上进,朱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建新浮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