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249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包括窗框、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防火棉条、玻璃压条、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所述窗框为一方形框体,包括主框架、十字筋梁,十字筋梁架设于主框架的中间;所述窗框上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之内设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各边沿与窗框连接;所述凹形卡槽和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之间还紧贴的设有防火棉条;所述主框架中部设置内腔,所述内腔内填充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其提高了牢固性和耐火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
本技术涉及防火建材
,具体是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
技术介绍
钢质隔热型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常规工艺存在的缺点有:框架结构主框架及玻璃接触面采用普通方管拼接,存在结构不牢固、表面不美观等缺陷。配置常规灌浆隔热型的防火玻璃,存在发黄、起泡、漏液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其提高了牢固性和耐火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包括窗框、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防火棉条、玻璃压条、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所述窗框为一方形框体,包括主框架、十字筋梁,十字筋梁架设于主框架的中间;所述窗框上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之内设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各边沿与窗框连接;所述窗框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窗框与玻璃压条之间形成凹形卡槽,所述十字筋梁的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十字筋梁与玻璃压条之间凹形卡槽;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插设于窗框、十字筋梁的凹形卡槽之内;优选的,所述凹形卡槽和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之间还紧贴的设有防火棉条,所述防火棉条优选为硅酸铝防火棉条。所述主框架采用2mm镀锌钢板拉轧成型,其中部设置内腔,所述内腔内填充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框架成型拼接部位采用冲压拼接缺的榫接方式焊接,产品结构牢固,美观,同时,通过框架内腔填充环保型珍珠岩防火材料,从而提高产品的耐火隔热性能。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包括依次紧贴设置的浮法白玻层、硅酸钾层、浮法白玻层、硅酸钾层、浮法白玻层、硅酸钾层、浮法白玻层;优选的,所述浮法白玻层、硅酸钾层均为5mm。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采用四玻三腔(四块浮法白玻间隔出三层腔体)防火玻结构,玻璃的空腔内填充硅酸钾防火材料(注:硅酸钾防火材料,灌装前是液体,灌装后经3小时化学反应便凝结成固体,与玻璃牢固结合),解决了常规灌浆隔热型防火玻璃发黄、起泡、漏液等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框架采用拉轧钢型材及钢型材内腔填充的工艺结构,提高门扇的牢固性和耐火稳定性。防火玻璃采用新型硅酸钾防火玻璃代替常规灌浆型防火玻璃工艺技术,解决了常规灌浆隔热型防火玻璃发黄、起泡、漏液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4所示,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包括窗框1、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防火棉条3、玻璃压条4、珍珠岩防火门芯板5;所述窗框1为一方形框体,包括主框架11、十字筋梁12,十字筋梁12架设于主框架11的中间;所述窗框1上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之内设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的各边沿与窗框1连接;所述窗框1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4,窗框1与玻璃压条4之间形成凹形卡槽14,所述十字筋梁12的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4,十字筋梁12与玻璃压条4之间凹形卡槽14;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的边沿插设于窗框1、十字筋梁12的凹形卡槽14之内。优选的,所述凹形卡槽14和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的边沿之间还紧贴的设有防火棉条3,所述防火棉条3优选为硅酸铝防火棉条。所述主框架11采用2mm镀锌钢板拉轧成型,其中部设置内腔,所述内腔内填充珍珠岩防火门芯板5,框架成型拼接部位采用冲压拼接缺的榫接方式焊接,产品结构牢固,美观,同时,通过框架内腔填充环保型珍珠岩防火材料,从而提高产品的耐火隔热性能。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包括依次紧贴设置的浮法白玻层21、硅酸钾层22、浮法白玻层21、硅酸钾层22、浮法白玻层21、硅酸钾层22、浮法白玻层21;优选的,所述浮法白玻层21、硅酸钾层22均为5mm。优选的,所述玻璃压条为2.0mm镀锌冷轧钢板。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2采用四玻三腔(四块浮法白玻间隔出三层腔体)防火玻结构,玻璃的空腔内填充硅酸钾防火材料(注:硅酸钾防火材料,灌装前是液体,灌装后经3小时化学反应便凝结成固体,与玻璃牢固结合),解决了常规灌浆隔热型防火玻璃发黄、起泡、漏液等缺陷。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包括窗框、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防火棉条、玻璃压条、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所述窗框为一方形框体,包括主框架、十字筋梁,十字筋梁架设于主框架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上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之内设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各边沿与窗框连接;/n所述窗框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窗框与玻璃压条之间形成凹形卡槽,所述十字筋梁的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十字筋梁与玻璃压条之间凹形卡槽;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插设于窗框、十字筋梁的凹形卡槽之内;/n所述凹形卡槽和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之间还紧贴的设有防火棉条;/n所述主框架中部设置内腔,所述内腔内填充珍珠岩防火门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酸钾防火玻璃非承重隔墙,包括窗框、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防火棉条、玻璃压条、珍珠岩防火门芯板;所述窗框为一方形框体,包括主框架、十字筋梁,十字筋梁架设于主框架的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上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之内设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置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各边沿与窗框连接;
所述窗框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窗框与玻璃压条之间形成凹形卡槽,所述十字筋梁的的前侧设有玻璃压条,十字筋梁与玻璃压条之间凹形卡槽;所述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插设于窗框、十字筋梁的凹形卡槽之内;
所述凹形卡槽和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的边沿之间还紧贴的设有防火棉条;
所述主框架中部设置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特纳江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