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压整流电路和无线充电车端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于无线充电车端感应线圈和车载电池之间的降压整流电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车端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电动汽车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同时也被许多汽车厂家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且都投入了大笔资金进行研发。不过,由于充电问题的现实阻碍,一直以来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目前,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电池和充电设备,由于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它们只能使用锂电池,所以无线(感应)充电系统变成了另一个研发重点。与有线充电系统相比,无线充电有多种优势,能够顺应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线充电主要应用场景为自动驾驶,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汽车,大巴,物流车,扫地机器人等等。传统插座式充电方式,需要人工进行连接充电插头。而无限充电可以实现完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充电。无线充电系统主要分划分为墙端(WallBox)、地端线圈(BP)、车端控制单元(VCU)和车端线圈(VP)。随着无线充电的发展,车端给电池充电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整流电路,其连接于无线充电车端感应线圈和车载电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其能根据车端感应线圈两端电位受DSP控制器驱动形成不同的充电路径对车载电池充电;/n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一连接端(M1),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第一连接端;/n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其第二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二连接端(M2);/n第一整流器件(D1),其第一连接端连接在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和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之间,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整流器件(D2)第二连接端;/n第二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整流电路,其连接于无线充电车端感应线圈和车载电池之间,其特征在于:其能根据车端感应线圈两端电位受DSP控制器驱动形成不同的充电路径对车载电池充电;
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一连接端(M1),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第一连接端;
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其第二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二连接端(M2);
第一整流器件(D1),其第一连接端连接在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和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之间,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整流器件(D2)第二连接端;
第二整流器件(D2),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二连接端(M2);
第一开关器件(Q1),其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第二连接端,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开关器件(Q2)第一连接端并通过第一电感(Lo1)连接车载电池正极,其控制端作为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一控制端(Con1);
第二开关器件(Q2),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一整流器件(D1)第二连接端、第三开关器件(Q3)第二连接端、车载电池负极并连接地,其控制端作为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二控制端(Con2);
第三开关器件(Q3),其第一连接端连接第四开关器件(Q4)第二连接端并通过第二电感(Lo2)连接车载电池正极,其控制端作为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三控制端(Con3);
第四开关器件(Q4),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二连接端(M2),其控制端作为该降压整流电路第四控制端(Con4);
滤波器件,其连接在车载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
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和滤波器件是电容;
第一整流器件(D1)和第二整流器件(D2)是二极管或MOS管;
第一开关器件~第四开关器件(Q1~Q4)是NMOS,其第一连接端是漏极,其第二连接端是源极,其控制端是栅极。
3.一种无线充电车端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端感应线圈(VP),其适用于与无线充电地端线圈(BP)通过电磁感应进行电流无线传输;
降压整流电路,其连接于车端感应线圈(VP)和车载电池之间,其受DSP控制器驱动控制提供不同的充电路径对车载电池充电;
DSP控制器,启动充电前其能根据车端感应线圈(VP)工况和车载电池工况判断无线充电地端线圈(BP)和车端感应线圈(VP)是否就位,其能根据车载电池电压调节降压整流电路开通时间,能根据车端感应线圈(VP)的两端电位使降压整流电路提供不同的充电路径对车载电池充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车端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降压整流电路包括:
第一并联谐振器件(C1),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其第一连接端连接该降压整流电路第一连接端(M1),其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第一连接端;
第二并联谐振器件(C2),其与车端感应线圈并联谐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帅,潘前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纵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