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46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蓄电池、主板、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盖体为“L”形,盖体与壳体可拆装地连接,共同形成腔室;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背带安装片,背带安装片的上端设有背带安装孔;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在壳体侧壁设置背带安装孔,用于安装背带,用户可以单肩斜挎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携带更方便;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拆装、检修安装在壳体侧面、底面的元件较方便;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进行预限位,盖体安装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显而易见,很多日常会用到的设备都需要经常充电或者需要电源供电才能够工作,比如手机、电脑、耳机等等。在有插座而且有电的地方,使用合适的充电器、充电线,人们可以为各种电子设备充电。在没有插座或者停电的地方,人们要为电子设备充电,则要依赖于移动电源。目前有两种比较常见的移动电源,一种是日常出行常常会用到的电池容量较小、接口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移动电源,即我们常说的充电宝,可以手持或放在随身背包里。另一种移动电源容量较大、接口种类和数量较多,常见于户外施工、户外办公、野外露营等,这种移动电源体积较大,通常带有提手,可以手提携带。然而,人们在户外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一手提着移动电源,多有不便,此外,现有的这种移动电源的结构不够紧凑,拆装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容易携带,且结构设计巧妙、紧凑,便于拆装的移动电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蓄电池、主板、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在外壳上,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盖体为“L”形,盖体与壳体可拆装地连接,共同形成腔室,蓄电池和主板设在腔室中;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的上端分别设有背带安装孔;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分别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锁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侧壁的外侧设有可转动的“U”形提手。在一实施例中,“U”形提手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可转动地固定在壳体的左、右侧壁外。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侧壁设有顶视为“U”形的提手收纳位,“U”形提手收纳在提手收纳位时,“U”形提手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外侧面齐平。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侧壁的内侧设有限位凸台,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盖体的下表面与限位凸台的上表面拼接。在一实施例中,外壳顶面的内侧设置无线充电装置,用于为放置在外壳顶面的设备充电;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线圈、隔磁片和散热组件,无线充电装置与主板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放电接口包括插座和/或USB接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壳体的左、右侧壁设置背带安装孔,用于安装背带,用户可以单肩斜挎携带本专利技术,携带更方便;2、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壳体与“L”形盖体可拆装地连接,拆装、检修安装在壳体侧面、底面的元件较方便;3、背带安装片安装在壳体侧壁的内侧,使本专利技术外观更简洁,结构更紧凑;4、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进行预限位,盖体安装更方便。附图说明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部分部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部分部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蓄电池(图未示)、主板(图未示)、充电接口4、放电接口5,充电接口4和放电接口5设在外壳上,蓄电池、充电接口4和放电接口5分别与主板电连接,具体电路连接关系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不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进部分,不再细说。外壳包括壳体11和盖体12,壳体11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盖体12为“L”形,盖体12与壳体11可拆装地连接,共同形成腔室,蓄电池和主板设在腔室中;壳体11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第一背带安装片211上端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上端分别设有第一背带安装孔2111和第二背带安装孔2121。盖体12上设有第一限位卡孔121和第二限位卡孔122,盖体12盖设在壳体11上时,第一背带安装片211上端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上端分别从第一限位卡孔121和第二限位卡孔122穿出。外壳1采用可拆装的结构,便于在本专利技术工作不正常时进行检修,盖体12侧视为“L”形,与采用侧视为“一”形的盖体比较,采用侧视为“L”形的盖体12,拆装、检修安装在壳体11侧面、底面的元件都更方便。第一背带安装孔2111和第二背带安装孔2121分别开设在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上,第一背带安装孔2111和第二背带安装孔2121配合,用于安装背带,用户可以单肩斜挎携带本专利技术,携带更方便。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设在壳体11左、右侧壁的内侧,与设在壳体11的外侧比较,使本专利技术的外观更简洁,结构更紧凑。盖体12上设第一限位卡孔121和第二限位卡孔122,第一背带安装片211上端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上端分别从第一限位卡孔121和第二限位卡孔122穿出,安装盖体12时,第一限位卡孔121与第一背带安装片211、第二限位卡孔122与第二背带安装片212初步固定了盖体12的位置,方便下一步采用其他固定件(例如螺钉)将盖体12进一步固定在壳体11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12,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12内。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12用于限制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的运动,防止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与壳体11连接处损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背带安装片211和第二背带安装片212分别通过第一螺钉1131和第二螺钉1132锁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1和第二安装槽112内。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侧壁的外侧设有可转动的“U”形提手114,使用户拿、放本专利技术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U”形提手1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蓄电池、主板、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盖体为“L”形,盖体与壳体可拆装地连接,共同形成腔室,蓄电池和主板设在腔室中;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的上端分别设有背带安装孔;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蓄电池、主板、充电接口、放电接口,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设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的顶面和前面开口设置,盖体为“L”形,盖体与壳体可拆装地连接,共同形成腔室,蓄电池和主板设在腔室中;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的上端分别设有背带安装孔;盖体上设有限位卡孔,盖体盖设在壳体上时,背带安装片的上端从限位卡孔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壳体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第一背带安装片和第二背带安装片分别通过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锁紧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定吴开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研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