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具和压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治具和压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连接器生产企业中,电缆组件中的线材端部与连接器(连接端子)的连接至关重要,两者之间的连接必须紧密和牢固,进而使得两者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减少到最小。目前压接式连接器组装时,线材端部和连接器的压接面受力不均,造成连接器与线材接触面不紧密从而造成无源互调(PassiveInterModulation,PIM)测试不良,影响电缆组件的组装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具和压接机构,可以使得线材与连接器的压接面受力均匀,提高连接器和线材的组装良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具,用于压接组装的线材与连接器,所述治具包括:压接机头,具有滑动槽;压接组件,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定位装置,与所述压接机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滑动槽相对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以可拆卸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线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具,用于压接组装的线材(A)与连接器(B),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n压接机头(1),具有滑动槽(11);/n压接组件(2),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滑动槽(11)内;/n定位装置(3),与所述压接机头(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3)具有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31)与所述滑动槽(11)相对设置;/n第一定位件(4)和第二定位件(5),所述第一定位件(4)和第二定位件(5)以可拆卸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线材(A)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件(4)、所述第二定位件(5)以及组装的线材(A)与连接器(B)设置于所述定位槽(31)内;/n其中,所述压接组件(2)被配置为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具,用于压接组装的线材(A)与连接器(B),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
压接机头(1),具有滑动槽(11);
压接组件(2),以可滑动地方式设置于所述滑动槽(11)内;
定位装置(3),与所述压接机头(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3)具有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31)与所述滑动槽(11)相对设置;
第一定位件(4)和第二定位件(5),所述第一定位件(4)和第二定位件(5)以可拆卸地方式设置在所述线材(A)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件(4)、所述第二定位件(5)以及组装的线材(A)与连接器(B)设置于所述定位槽(31)内;
其中,所述压接组件(2)被配置为受控向所述定位槽(31)移动以压接位于所述定位槽(31)内的连接器(B)和线材(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4)和所述第二定位件(5)连接形成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线材(A)的直径以及小于所述连接器(B)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4)包括:
第一榫卯件(41),具有第一凹槽(61);
第二榫卯件(42)和第三榫卯件(43),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榫卯件(41)的端部外侧,所述第二榫卯件(42)两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榫卯件(43)两端的长度,所述第三榫卯件(43)两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榫卯件(41)两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5)包括:
第四榫卯件(51),具有第二凹槽(62);
第五榫卯件(52)和第六榫卯件(53),依次设置于所述第四榫卯件(51)的端部外侧,所述第六榫卯件(53)两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五榫卯件(52)两端的长度,所述第六榫卯件(53)两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榫卯件(51)两端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榫卯件(41)与所述第四榫卯件(51)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凹槽(61)和所述第二凹槽(62)连接形成所述定位孔(6),所述第二榫卯件(42)与所述第五榫卯件(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杨宁,胡霞,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