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淼专利>正文

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6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包括设备壳体、竖向管束、托架、进气管、进液管、液体喷头、上盖,其特征在于:托架(3)与设备壳体(1)连接,竖向管束(4)置于托架(3)上,液体喷头(5)在竖向管束(4)的上方,液体喷头(5)用喷头支架(7)支承在设备壳体(1)内,设备壳体(1)的上端沿设备壳体周边开有一排通气孔,进气管(2)与设备壳体(1)连通,在托架(3)的下方,出液管(9)在进气管(2)的下方与设备壳体(1)联接,组成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化工、水处理、热电厂等领域用的吹脱、冷却设备。目前所使用的吹脱、冷却设备按其原理均属于堆积液膜态的传质、传热过程,其缺点是动力消耗大,传质、传热效率低。本技术推出一种液态滴状传质、传热工艺,其吹脱、冷却效率高,动力消耗少。本技术由设备壳体1,进气管2,托架3,竖向管束4,液体喷头5,进液管6,喷头支架7,上盖8,出液管9所组成,如图3、4、5所示,其特征在于托架3与设备壳体1连接,竖向管束4置于托架3上,液体喷头5在竖向管束4的上方,液体喷头5用喷头支架7支承在设备壳体1内,设备壳体1的上端沿设备壳体周边开有一排通气孔,进气管2与设备壳体1连通,在托架3的下方,出液管9在进气管2的下方与设备壳体1联接,组成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其中竖向管束4是由多根六边形、圆形、方形管,也可是其它异形管组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由设备壳体1,进气管2,托架3,竖向管束4,液体喷头5,进液管6,喷头支架7,上盖8,出液管9所组成,如图3、4、5所示。设备工作时,待吹脱、冷却的液体由进液管6进入液体喷头5,从液体喷头5下面的喷淋孔向下喷出;吹脱、冷却气体由进气管2进入设备壳体1,向上流动;向下流动的液体与向上流动的气体在竖向管束4中相遇。在竖向管束4中的流动状态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液体均以液滴形式存在。在接近竖向管束4壁面处,气流绕过液滴时气体附面层脱体的不对称性,气流对于液滴产生一个指向管心的推力,因此液滴不会在竖向管束4壁上形成水膜,竖向管束4的管道尺寸度很小,因此通过气流的弗罗德数很大,再加上气流流过液滴的扰动很大,就大大加大了气体的湍流扰动,在气流中产生众多高扰动强度的小涡旋,由于它们的惯性效应大幅度地提高细微部位传质、传热速率,因此也就大幅度的提高吹脱、冷却效率。吹脱冷却后的液体向下流出竖向管束4,由位于设备壳体1底部的出液管9流出。吹脱、冷却气体向上流出竖向管束4,由设备壳体1的上端排气孔排出。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I-I剖视图图4是图2的II-II剖视图图5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是由设备壳体1,进气管2,托架3,竖向管束4,液体喷头5,进液管6,喷头支架7,上盖8,出液管9所组成,如图3、4、5所示。设备壳体1是钢板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是圆筒形或矩形,其上端沿周边开有一排通气孔,如图3所示。进气管2,由钢管或不锈钢管制成,与设备壳体1接通,如图3所示。托架3由不锈钢制成,与壳体1连接,如图3所示。竖向管束4是由多根六边形、圆形、方形或其它异形管所构成,竖向管束4由塑料制成,支撑在托架3上。进液管6是由不锈钢制成,与液体喷头5相接。液体喷头5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底面均匀布设小的喷淋孔,液体喷头5与支架7相接,支架7是由不锈钢制成,并支撑在设备壳体1内壁上,如图3所示。上盖8的下部支撑在设备壳体1的上端,上盖8的上端与进液管7相接,组成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如图3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包括设备壳体、竖向管束、托架、进气管、进液管、液体喷头、上盖,其特征在于托架(3)与设备壳体(1)连接,竖向管束(4)置于托架(3)上,液体喷头(5)在竖向管束(4)的上方,液体喷头(5)用喷头支架(7)支承在设备壳体(1)内,设备壳体(1)的上端沿设备壳体周边开有一排通气孔,进气管(2)与设备壳体(1)连通,在托架(3)的下方,出液管(9)在进气管(2)的下方与设备壳体(1)联接,组成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竖向管束(4)是由多根六边形、圆形、方形管,也可是其它异形管组成。专利摘要一种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由设备壳体、竖向管束、液体喷头、出液管、进气管组成。其特点是托架与设备壳体连接,竖向管束置于托架上,液体喷头在竖向管束的上方,液体喷头用喷头支架支承在设备壳体内,设备壳体的上端沿设备壳体周边开有一排通气孔,进气管与设备壳体连通,在托架的下方,出液管在进气管的下方与设备壳体联接,组成竖向管束吹脱、冷却装置。该装置属于小液滴传质,因此吹脱、冷却效率高,气流压头损失少,动力消耗还不足于传统工艺的1/10。文档编号F28C1/00GK2665642SQ0323800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淼 申请人:王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王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