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1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中,OLED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所述导电隔垫物接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IR drop,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尺寸顶发射的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已经成功商业化,并在手机品牌中取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大尺寸比如55寸以上的底部发射OLED面板也占领了电视市场。但是,大尺寸的顶发射OLED面板不容易实现,由于顶发射OLED面板的IRdrop(电压降)很大,因此,顶发射OLED面板不能做到很大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能够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IRdrop,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所述导电隔垫物接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面状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朝向所述封装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导电隔垫物为一体结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内。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隔垫物包括光刻胶和掺杂在光刻胶中的纳米金属颗粒。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金属颗粒在所述光刻胶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直径为20nm-200n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刻胶中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不小于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封装盖板;在所述封装盖板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将所述封装盖板与OLED显示基板进行对盒,使得所述导电隔垫物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阴极接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导电隔垫物和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朝向所述封装盖板一侧的面状的辅助电极;或在形成所述导电隔垫物之前,在所述封装盖板上形成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导电隔垫物接触,这样通过导电隔垫物实现与阴极的并联,能够减少阴极的电阻,降低阴极上的IRdrop,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专门制作与透光阴极并联的导电结构,而是利用导电化隔垫物来实现与透光阴极的并联,能够简化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光刻胶溶液中加入纳米金属颗粒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封装盖板上涂覆导电隔垫物材料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导电隔垫物材料层进行曝光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导电隔垫物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板2像素界定层3阳极4发光层5阴极6封装盖板7辅助阴极8隔垫物11纳米金属颗粒12光刻胶溶液13容器14封装盖板15导电隔垫物材料层16掩膜板161透光区域162不透光区域171辅助电极172导电隔垫物18辅助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顶发射OLED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OLED显示基板包括基板1、位于基板1上的像素界定层2、阳极3、发光层4和阴极5;其中,阴极5为透光阴极,为了降低阴极5的压降,可以在封装盖板6上形成辅助阴极7,辅助阴极7与阴极5并联,能够降低阴极5的电阻,进而降低阴极5上的IRDrop,但需要专门的构图工艺来制作辅助阴极7,增加了OLED显示面板制程的复杂度,并且辅助阴极7是面状的电极,还会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透过率。其中,8为不导电的隔垫物,基板1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电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OLED显示基板包括基板1、位于基板1上的像素界定层2、阳极3、发光层4和阴极5;其中,阴极5为透光阴极;所述封装盖板14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172,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5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接触。本实施例中,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导电隔垫物接触,这样通过导电隔垫物实现与阴极的并联,能够减少阴极的电阻,降低阴极上的IRdrop,维持了显示电流的稳定性,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专门制作与透光阴极并联的导电结构,而是利用导电化隔垫物来实现与透光阴极的并联,能够简化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面状的辅助电极171,所述辅助电极171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朝向所述封装盖板14的一侧,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为一体结构。辅助电极171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辅助电极171和导电隔垫物172,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制作辅助电极的工艺,简化了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成本。另外,辅助电极172为面状,面积大,可以有效降低阴极5的电阻。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封装盖板14上的辅助电极18,所述辅助电极18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与所述封装盖板14之间,所述辅助电极18在所述封装盖板14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172在所述封装盖板14上的正投影内。其中,辅助电极18可以采用金属制作,可以先形成辅助电极18,再形成导电隔垫物172,辅助电极18通过导电隔垫物172与阴极5电连接,可以有效降低阴极5的电阻,提高OLED显示面板亮度的均一性;由于辅助电极18仅设置在导电隔垫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所述导电隔垫物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与所述OLED显示基板对盒设置的封装盖板,所述封装盖板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导电隔垫物,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透光阴极与所述导电隔垫物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面状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朝向所述封装盖板的一侧,与所述导电隔垫物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封装盖板上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与所述封装盖板之间,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电隔垫物在所述封装盖板上的正投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隔垫物包括光刻胶和掺杂在光刻胶中的纳米金属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颗粒在所述光刻胶中的质量百分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永莲曲连杰张珊赵合彬尤杨吕振华石广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