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1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挡光区和透光区,挡光区围绕透光区,显示区围绕挡光区;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发光功能层,位于基板的一侧;第一封装结构,包括薄膜封装层和挡墙,薄膜封装层位于发光功能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并且覆盖发光功能层,挡墙位于挡光区,并且与薄膜封装层接触;第二封装结构,位于挡光区,并且位于挡墙的靠近透光区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由挡墙传输至第二封装结构,并且在挡墙与第二封装结构的接触面发生折射,挡墙的折射率为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装置较之当前主流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被视为具有潜力的显示装置。OLED通常包括阳极、设于阳极上的有机发光层以及设于有机发光层上的阴极。由于形成有机发光层的材料对水和氧极其敏感,容易因水和氧的入侵而失效。为了防止水氧气进入显示面板的内部对OLED产生影响,在包含OLED的显示面板中,会利用薄膜封装层实现对OLED的封装,薄膜封装层采用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叠加的结构。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视觉体验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全面屏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商直接在显示面板上开孔来放置摄像头等物理器件,这个开孔一般通过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在使用该显示装置时,显示区内发出的可见光会有一部分经过该开孔区域的侧面漏出,发生开口区域漏光现象,从大视角观察显示面板时很容易从侧面看见漏光,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显示面板中的放置摄像头等物理器件的开孔处发生侧面漏光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挡光区和透光区,所述挡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挡光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第一封装结构,包括薄膜封装层和挡墙,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与所述薄膜封装层接触;第二封装结构,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位于所述挡墙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由所述挡墙传输至所述第二封装结构,并且在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接触面发生折射,所述挡墙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n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和物理器件,所述物理器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区交叠,所述物理器件包括摄像头、闪光灯、指纹识别和红外点阵中的至少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挡墙的折射率n1大于第二封装结构的折射率n2,使得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可见光经过挡墙传输至第二封装结构后,在挡墙与第二封装结构的接触面发生折射,使得折射后的光线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朝向第二封装结构的靠近基板的一侧偏转,或者朝向第二封装结构的远离基板的一侧偏转,从而降低了从挡光区的侧面发生漏光的可能性。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图4是图1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图5是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6是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7是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8是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9是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0是图9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采用薄膜封装层对有机发光二极管起到封装作用,薄膜封装层通过由无机层和有机层交替层叠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穿过薄膜封装层出射时,斜方向的光会因全反射作用而滞留在薄膜封装层,并在薄膜封装层中传播,而这一部分光容易从设置摄像头部件的过孔处漏出,使显示装置出现漏光问题。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图1和图2中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挡光区1和透光区2,挡光区1围绕透光区2,显示区AA围绕挡光区1。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透光区2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侧边,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侧边设置缺口,此时挡光区1半包围该透光区2;当然挡光区1也可以环绕透光区2设置,如图2所示,图2中挡光区为环绕透光区2设置。当然,图1和图2中挡光区1的形状仅为示意性说明,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然对于透光区2的位置也不做具体限定,这里的透光区2仅用于光线通过而不做具体图像显示。参照图3,图3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基板3;发光功能层4,位于基板3的一侧;第一封装结构5,包括薄膜封装层6和挡墙7,薄膜封装层6位于发光功能层4远离基板3的一侧并且覆盖发光功能层4,挡墙7位于挡光区1并且与薄膜封装层6接触。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封装结构8,位于挡光区1,并且位于挡墙7的靠近透光区2的一侧。发光功能层4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由挡墙7传输至第二封装结构8,并且在挡墙7与第二封装结构8的接触面发生折射,挡墙7的折射率为n1,第二封装结构8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n2。当然图3中的剖面图同样适用于图2,这里不再赘述。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围绕显示区AA。可选的,参考图4,图4是图1中B-B’向的一种剖面图,显示面板100的发光功能层4包括依次层叠在阵列层10上的阳极17、有机发光层18、以及阴极19。像素定义层20位于平坦化层15上以覆盖阳极17的边缘。显示面板(显示区AA)内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3一侧的阵列层10,阵列层10位于基板3靠近发光功能层4的一侧,阵列层包括缓冲层11、栅极绝缘层12、层间绝缘层13、钝化层14、平坦化层15、薄膜晶体管TFT16;基板3可以是柔性基底或者非柔性基底。当为柔性基底时,柔性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挡光区和透光区,所述挡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挡光区;/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n基板;/n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n第一封装结构,包括薄膜封装层和挡墙,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与所述薄膜封装层接触;/n第二封装结构,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位于所述挡墙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n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由所述挡墙传输至所述第二封装结构,并且在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接触面发生折射,所述挡墙的折射率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挡光区和透光区,所述挡光区围绕所述透光区,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挡光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第一封装结构,包括薄膜封装层和挡墙,所述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与所述薄膜封装层接触;
第二封装结构,位于所述挡光区,并且位于所述挡墙的靠近所述透光区的一侧;
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由所述挡墙传输至所述第二封装结构,并且在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接触面发生折射,所述挡墙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挡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挡墙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挡墙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所述挡墙还包括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四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三面为所述挡墙靠近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一面,所述第四面为所述挡墙远离所述第二封装结构的一面;
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在5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第一挡墙,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挡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所述第五面为所述第一挡墙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所述第六面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强张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