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热电厂干式冷却塔对自然风影响的控制能力的动态仿真风洞实验模拟系统以及通过该系统优选出的若干干式冷却塔控风设计方案。目前在我国运行的干式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在自然风的影响下明显下降已经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安装在大同第二热电厂的海勒式空气冷却塔依设计的散热量保证系数,要求自然风速不超过2m/s。实际运行表明,外界自然风速超过3m/s时影响就很明显。在同等环境温度与发电机出力200MW的条件下,无风时凝结器真空度90%;有3m~4m/s自然风时,真空度降为85~86%。此时耗煤量相应增加,发每度电多耗煤约为10克。风速若为5m~6m/s,则必须降低负荷。按大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年平均风速大于3m/s的时间约为4500小时;风速大于4m/s的时间约为1680小时。使负荷从200MW降至130MW以下的大风天气约有1000小时。粗略的保守计算不难知道,一台200MW的机组,由于大风天气对冷却塔效率的不利影响,每年多消耗煤约4000吨,少发电约0.5亿度,电厂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由于限电停电造成生产单位的间接经济损失得以亿计,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为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冷却塔控风特性实验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由回流式边界层风洞(1)、电加热锅炉(2)、循环水系统(3)、冷却塔(4)、散热器(5)、底板(7)组成:1.1回流式边界层风洞(1)具有两个试验段(1↓[1]、1↓[2]),试验段前部铺有粗糙元(1↓[3]);1.2电加热锅炉(2)中装有电加热器(2↓[1]、2↓[2]),顶部装有溢流阀(2↓[3]),外部装有监测水位的水位显示管(2↓[4]),底部装有出水阀(2↓[5]);1.3循环水系统(3)中的热水经上水总管(3↓[1])进入稳定室(3↓[2]),然后经进水管(3↓[3])分别进入各散热器(5),再由各散热器的排水管(3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鼎,张伯寅,刘可器,孟宪忠,杜向东,赵振国,陆振铎,石金铃,袁蜀荣,李树梅,曲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