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仕英专利>正文

二次引射风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0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无填料、无风机的强制通风冷却塔。塔体内设喷雾推进雾化装置以及由喷气锥、扩散管和二次进风道构成的二次风引射器,或者采用塔体四周增设横向二次进风管以形成纵横分离喷雾的二次风引射吸入结构,利用该推进雾化装置使热水雾化并抽吸冷风增热增湿后,又利用湿热气流富余能量抽吸二次冷风,增大气水比,达到更佳的降温效果,且具有水压低、能耗低、噪音小、冷效稳定、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量少、重量轻等。是一种高效节能设备,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纺织、轻工、医药、制冷、空调等部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属于无填料、无风机的强制通风冷却塔。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医药、制冷、空调等部门。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无填料、无风机的喷射式冷却塔是采用喷射原理,在较高的水压下利用喷雾性能良好的雾化喷头喷雾的同时,引射冷风使热水降温(见日本专利特公昭55-14336),有的则在塔的中央设置可转动的热水管,并在其上钻许多斜孔喷雾,管内设置水轮机叶片带动塔上方的风扇叶片旋转抽风,使热水冷却(见日本专利特公昭55-17316)。但喷射式冷却塔存在气液比很小,降温效果差,喷头流量小,工作压力大,易堵塞,能耗大等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专利“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公告号CN1061277A),它是利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喷雾推进雾化装置(公开号CN1060979A)喷雾抽风降温取得良好降温效果,但塔形和风道设计不完善,致使喷雾推进雾化装置的效果未得到充分发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将解决上述问题是一种降温效果更佳的无填料、无风机的强制通风冷却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两种方式实现(1)在冷却塔塔体内设置1个以上(含1个)喷雾推进雾化装置”(CN1060979A)(以下简称装置10)以及二次风引射器。塔体采用主风筒结构。二次风引射器是在主风筒上部中心部分设置向喷气管,在主风筒上端装扩散管两者采用圆锥或圆柱体,两者间形成的二次引风道安设百叶窗式敞开的风口(包含实施例Ⅰ.Ⅱ.Ⅲ)(2)在塔体内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喷雾元件和纵横分离喷雾的二次风引射吸入结构即塔体内中心设竖向喷气管,内装设置竖向喷雾元件,喷气管上端装扩散管并形成二次引风道。塔体四周侧面开设横向二次进风管(采用单风道或多风道或内分格环室)其内设横向喷气管和横向喷雾元件,喷雾元件采用喷雾推进雾化装置10或采用雾化喷头和在扩散管内加抽风机。(见实施例Ⅳ)在上述两种方式中,分别在主风筒和竖向喷气管内设一层以上(含一层)的圆环淋水筛板。塔体材料采用金属和非金属薄壁板或土木结构件。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Ⅰ.(1个装置,单层布置)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Ⅱ.(4个装置,双层布置)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Ⅲ.(钢筋混凝土冷却塔,双层布置)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Ⅳ(横流冷却塔,多风道布置)见图1-4,塔体内下部装进水管11,出水管12、设多个装置10时,则分为进水总管11和进支管14,每层进水支管14上安装二个装置10,底部装有集水盘1A或集水槽1B,塔体上部出风处装收水器7,以防漂水,可采用常规的收水器或下喷的雾化喷头。塔体下侧开设一次进风道2。见图1,实施例Ⅰ适用于小流量及淋水密度不大的玻璃钢塔体。在圆柱形主风筒4内一次进风道2上部装设单层的1个竖向装置10,雾流上喷,主风筒4内壁放置两层环形淋水筛板3,上部为喷气管8、扩散管7以及二次引风道5A。喷气管8外部开有排水孔9。集水盘1A下设支座13支承。当热水从进水管11流入装置10形成上喷雾流,装置10上的风扇叶片快速旋转从一次进风道吸入冷风、冷风与雾流进行湿热交换增热增湿,这股湿热气体有较大的流速,同时携带着大量的热汽和热水滴。此时,从二次引风道5A吸入二次冷风与热汽(气)混合降温并减速,减速后热湿汽(气)经扩散管6从收水管7排出。收集下来水滴经排水孔9回筒内。见图2,实施例Ⅱ,4个装置10采用双层布置,下层采用小水量大风量的装置10,上层采用大流量的装置10以此提高喷雾流风压和获得更大的淋水密度。见图3。实施例Ⅲ,5个装置10双层布置,二次引风道5A、5B,安设可调百叶窗。减少筒体的涡流区。此结构适宜于矩形截面的冷却塔和钢筋混凝土逆流式机力通风冷却塔的技术改造。见图4,实施例Ⅳ,塔体内中心设竖向喷气管8、内装3个竖向装置10、上部装扩散管6和形成二次引风道5A,塔体四周侧面开设横向二次进风管16,采用多风道结构,内装横向喷气管15和横向安装1个装置10,并形成横向二次进风道18。为避免横向水滴外流,增设集水器17。此冷却塔结构特点是塔体中央和侧面均设计成低压引射器。喷气管8的作用是(1)作为中心部分的主风筒(2)作为二次引风的喷气管,(3)隔离中部和横向热湿汽(气)流,使之不相互干扰。此冷却塔是一种高淋水密度的新型横流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经济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喷雾推进雾化装置(CN1060979A)兼作雾化器和抽风机,使气水两相流在雾状条件下强制传热,又利用湿热气流的富余能量引射二次冷风,增大气水比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果。通过淋水筛板可增大水滴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避免水以膜状形成沿风筒壁流动影响传热。从而保证了良好的降温效果。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纵横分离喷雾的二次风引射吸入结构(实施例Ⅴ)及相应地塔形及风道设计实现了利用低压液力取得良好的强制通风的效果,且喷嘴的流道大不易堵塞。同时,具有能耗低、冷效稳定、噪音低、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量极少等优点。3、与普通玻璃钢冷却塔比,温降大3℃-5℃,冷效稳定、噪音小、无风机电耗、无填料堵塞情况。与逆流式钢盘混凝土冷却塔比,无填料、无风机电耗、塔造价低维修费节省。与喷射式相比,温降大3℃-5℃,喷嘴工作水压低、节能30%,喷嘴不易堵塞。与大型双线冷却塔相比,温降大4℃-5℃,塔高和直径下降,投资节省。4、节电、节水、节气,使电力、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制盐、制硝等行业大幅度增产节能。5、价格低市场广、可形成新产业。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具有进水管11,出水管12、集水盘1A、一次进风道2、塔体4、收水器7,其特征是在塔体4内设置1个以上(含1个)的竖向喷雾推进雾化装置10;以及二次风引射器。2.按权利要求1所述冷却塔,其特征是塔体采用主风筒4结构,二次风引射器,是在主风筒上部中心部位设竖向喷气管8,在主风筒上端装设扩散管6,两者采用圆锥体或圆柱体;两者间形成的二次引风道5A、5B,安设百叶窗或为敞开的风口。3.一种新型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具有进水支管14,出水管、集水槽1B,一次进风道2、收水器7、其特征是在塔体内设置2个以上(含2个)喷雾元件和具有纵横分离喷雾的二次风引射吸入结构。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是塔体内中心设竖向喷气管8,内装竖向喷雾元件10,塔体上部装扩散管6和形成二次风道5A,塔体四周侧面开横向二次进风管16,内装横向喷气管15和横向喷雾元件,并形成横向二次进风管18。喷雾元件采用喷雾推进雾化装置10或采用雾化喷头和在扩散管7内加上抽风机。5.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是横向二次进风管16采用单风道或多风道或内分格的环室。6.按权利要求3,4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是喷气管8、扩散管6、采用锥管或圆柱形风道。7.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是在主风筒4和竖向喷气管8内设置一层以上(含一层)的圆环的淋水筛板3。8.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是收水器7采用常规收水器或下喷的雾化喷头。全文摘要一种新型无填料、无风机的强制通风冷却塔。塔体内设喷雾推进雾化装置以及由喷气锥、扩散管和二次进风道构成的二次风引射器,或者采用塔体四周增设横向二次进风管以形成纵横分离喷雾的二次风引射吸入结构,利用该推进雾化装置使热水雾化并抽吸冷风增热增湿后,又利用湿热气流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喷雾推进通风冷却塔,具有进水管11,出水管12、集水盘1A、一次进风道2、塔体4、收水器7,其特征是在塔体4内设置1个以上(含1个)的竖向喷雾推进雾化装置10;以及二次风引射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仕英
申请(专利权)人:魏仕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