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0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其中该发光装置包含一载板、一发光组件以及一连接结构。载板包含一第一结合部以及沿伸自该结合部的一第一颈部。第一结合部具有第一宽度,第一颈部具有第二宽度,其中,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发光组件包含可发出第一光线的一第一发光层以及形成在该第一发光层之下的一第一接触电极,其中该第一接触电极对应该第一结合部。连接结构包含第一电连接部以及围绕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电连接部的一保护部,且第一电连接部与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接触电极电连接。第一结合部大致位于保护部所围绕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本申请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910110950.2,申请日:2019年02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发光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模块)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含特定结构的载板以及特定连接结构的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具有低耗电量、低发热量、操作寿命长、耐撞击、体积小以及反应速度快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使用发光组件的领域,例如,车辆、家电、显示屏及照明灯具等。LED属于一种单色光(monochromaticlight),因此很适合作为显示器中的像素(pixel)。例如可作为户外或户内显示屏的像素。其中,提高显示器的分辨率是目前技术发展趋势之一。为了提高分辨率,势必要将各作为像素的LED微小化。如此将衍生出许多的技术问题,例如:要精确地将LED与基板的电连接将更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载板、一发光组件以及一连接结构。载板包含一第一结合部以及沿伸自该结合部的一第一颈部。第一结合部具有第一宽度,第一颈部具有第二宽度,其中,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发光组件包含可发出第一光线的一第一发光层以及形成在该第一发光层之下的一第一接触电极,其中该第一接触电极对应该第一结合部。连接结构包含第一电连接部以及围绕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电连接部的一保护部,且第一电连接部与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一接触电极电连接。第一结合部大致位于保护部所围绕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中发光装置的上视图;图1C为图1A中发光装置的底视图;图1D为图1A中发光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中载板的上视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中载板以及连接结构的上视图;图2C为图2A及的图2B中第一发光单元及对应的第一区块及第一接点区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发光装置中第一发光单元及对应的第一区块及第一接点区的上视图;图3B为图3A所揭露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发光装置中载板的上视图;图5A至图5J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流程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6B为图6A中发光装置的上视图;图6C为图6A中发光装置的下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中载板的上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显示模块的示意图;图9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9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模块的示意图;图10A至图10K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流程图;图11A至图11I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模块的制造流程图;图12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2B为图12A中发光装置的上视图;图12C为图12A中发光装置的底视图;图13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3B为图13A中发光装置的上视图;图13C为图13A中发光装置的底视图;图1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4B为图14A中发光装置的上视图;图14C为图14A中发光装置的底视图。符号说明100、200、400、500-1、500-2、600、601、602、700、841、842、843、1001、1002、1003、1101、1102、1102’、1103、1104、1105、1106:发光装置120、220、420、620、720、820、910、920:载板122、522、1022、1122:绝缘层124、524、624、1024、1124:上导电层126、526、626、1026、1126:下导电层140、640、1141、1142、1143、1144、1145、1146:发光组件142、272、372、472、542-1’、542-2:第一发光单元142a:承载基板142b:发光层142c1、142c2、272-1、272-2、372-1、372-2、542-1a、542-1b:接触电极144、274、474、544-1、544-2:第二发光单元146、276、476、546-1、546-2:第三发光单元160、562、660:连接结构162、210、310:第一区块162a、214、311:第一电连接部162b、216、313:第二电连接部162c、212:第一保护部162a1、162b1:孔洞或树脂164、230:第二区块166、250:第三区块180、580、580’、680、1180、1180’:透光组件232:第二保护部234:第三电连接部236:第四电连接部240、340、440:第一接点区242、342、442、762:第一结合部244、344、444、764:第一颈部246、346、446、766:第二结合部248、348、448、768:第二颈部252:第三保护部254:第五电连接部256:第六电连接部260、460:第二接点区262:第三结合部264、464:第三颈部266、466:第四结合部268、468:第四颈部280、480:第三接点区312、314:保护部482:第五结合部484:第五颈部486:第六结合部488:第六颈部512、1012、1112:图形化治具532、534、1132:切割工具542:第一发光单元群544:第二发光单元群546:第三发光单元群561、1114:胶料562’、1162’:未固化区块562’-1:保护部562-2:电连接部562’-2:导电粒子800、941、942、943、944、945、946、947、948、949:显示模块900:显示设备900B:发光模块960:框架1012a、1012b、1112a、1112b:孔洞1031、1151:暂时性基板1032、1152:目标基板1228、1328、1428:导电贯孔1226a、1326a、1426a:第一下导电垫1226b、1326b、1426b:第二下导电垫1226c、1326c、1426c:第三下导电垫1226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载板,包含上导电层;/n发光组件,包含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三发光单元位于该载板上与该上导电层电连接,其中,该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以及该第三发光单元排列成一直线;以及/n连接结构连接该上导电层与该发光组件;/n其中,该连接结构包含一电连接部以及一保护部围绕该电连接部,该保护部包含不导电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TW 107105393;20180703 TW 107122868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载板,包含上导电层;
发光组件,包含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以及第三发光单元位于该载板上与该上导电层电连接,其中,该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以及该第三发光单元排列成一直线;以及
连接结构连接该上导电层与该发光组件;
其中,该连接结构包含一电连接部以及一保护部围绕该电连接部,该保护部包含不导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电连接部包含导电材料,该导电材料具有液化温度,该液化温度小于2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保护部包含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载板还包含多个下导电垫位于该上导电层的相对侧,该多个下导电垫之间的间距小于200微米,且每一该下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勋王子翔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