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599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钝化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并进行光刻及显影,形成适于制备接触孔的光刻胶图形;腐蚀钝化层;对钝化层远离碲镉汞的一侧进行金属电极蒸镀;去除光刻胶以及附着于光刻胶上的金属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钝化层腐蚀工艺和电极剥离工艺,避免了工艺过程中对碲镉汞和钝化层的损伤,并减少了光刻次数,减少了工艺步骤,而且巧妙利用了钝化层腐蚀的侧向腐蚀、大大降低了剥离的工艺难度,提升了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探测器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由于其波长可调,量子效率高,器件性能好,成为高性能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重要材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红外探测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在向着大面阵、长波长、双多色器件、高温工作器件等方向进一步拓展这红外器件的性能和探测能力。红外探测器的电极引出是探测器制备中的关键步骤,电极制备工艺主要分为两步:钝化层开孔和电极引出。相关技术中,钝化层开孔可通过钝化孔光刻和钝化孔湿法腐蚀/干法刻蚀两步实现;电极引出可通过电极剥离或电极湿法腐蚀/干法刻蚀工艺实现。其中钝化层开孔工艺中的湿法腐蚀对碲镉汞材料没有损伤,但会因其腐蚀的各项同性易造成侧向腐蚀;干法刻蚀制备钝化孔,基本不存在侧向腐蚀,但是由于等离子轰击作用会对碲镉汞材料造成一定的损伤。电极制备的电极剥离工艺不会对钝化层造成损伤,但是由于碲镉汞探测器所用的电极体系胶厚,且随着红外探测器发展,电极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剥离难度大,极易出现金属层粘连无法剥离或需要剩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钝化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并进行光刻及显影,形成适于制备接触孔的光刻胶图形;/n腐蚀所述钝化层;/n对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碲镉汞的一侧进行金属电极蒸镀;/n去除所述光刻胶以及附着于所述光刻胶上的金属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接触电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钝化层表面涂覆光刻胶,并进行光刻及显影,形成适于制备接触孔的光刻胶图形;
腐蚀所述钝化层;
对所述钝化层远离所述碲镉汞的一侧进行金属电极蒸镀;
去除所述光刻胶以及附着于所述光刻胶上的金属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为硫化锌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为正性光刻胶或负性光刻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图形的厚度大于等于1微米且小于等于4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所述钝化层,包括:
将所述芯片浸泡于盛放有腐蚀液的烧杯中;
将所述烧杯放置于超声水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为浓盐酸、浓盐酸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光张轶谭振周立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