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3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包括预制防撞墙和预制桥面板,预制防撞墙安装在预制桥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桥面板上设有第一后浇筑区,第一后浇筑区内部设有第一预留钢筋和倒U型钢筋,倒U型钢筋顶端凸出于预制桥面板;所述预制防撞墙底部设有支脚和第二后浇区,第二后浇区内部设有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第二后浇区和第一后浇筑区上下连通,凸出于预制桥面板部分的倒U型钢筋与第二预留钢筋焊接,第一后浇筑区和第二后浇区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便捷、结构稳定、耐久性强、绿色环保,克服了传统锚固式防撞墙结构存在的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工期较长、锚固质量难以保证、环保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及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适用于防撞墙施工。
技术介绍
传统防撞墙装配式施工采取锚固式方法,是将防撞墙内预留钢筋插入梁体指定位置预埋孔中,然后再灌注封堵材料。这种施工工艺对预制件制作精度要求较高,对梁体预埋件的埋设精度要求也较高,一般为±3mm范围内,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防撞墙之间存在间隙,不利于防水,且高架桥边缘冬季产生冰溜子易伤人;另外,传统的防撞墙在生态性方面也有待改善。总的来说,锚固式防撞墙施工技术的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工期较长、环保性与耐久性差,且锚固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锚固式防撞墙结构中存在的工艺繁琐、成本较高、工期较长、锚固质量难以保证、环保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包括预制防撞墙和预制桥面板,预制防撞墙安装在预制桥面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桥面板上对应安装预制防撞墙的位置设有第一后浇筑区,第一后浇筑区内部设有第一预留钢筋和倒U型钢筋,倒U型钢筋的底端与第一预留钢筋焊接,顶端凸出于预制桥面板的顶面;所述的预制防撞墙的底部设有支脚和第二后浇区,第二后浇区位于支脚之间,且第二后浇区内部设有第二预留钢筋;所述的第二后浇区和第一后浇筑区上下连通,凸出于预制桥面板部分的倒U型钢筋与第二预留钢筋焊接,第一后浇筑区和第二后浇区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防撞墙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企口,相邻的两块预制防撞墙通过第一企口相互咬合,增加了相邻预制防撞墙整体性。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防撞墙的顶部设有种植凹槽,种植凹槽内设有种植盒,种植盒内设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土,实现了防撞墙的生态化。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防撞墙的顶部位于种植凹槽两侧位置设有第二企口,所述的种植盒的两侧设有翻边,翻边与第二企口卡接。优选地,所述的支脚的底部设有若干灌浆套筒,预制桥面板的上表面设有与灌浆套筒一一对应的竖向钢筋,竖向钢筋插入对应的灌浆套筒内,且灌浆套筒填筑有灌浆体,竖向钢筋起到对预制防撞墙的准确定位,同时,借助于灌浆体有助于提高预制防撞墙和预制桥面板的连接强度。优选地,所述的预制桥面板的上方依次铺设有铺装层和面层。优选地,所述的预制防撞墙的内侧设有边石,边石通过水泥砂浆与预制防撞墙紧密贴合。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预制防撞墙与桥面板通过后浇区连接,减少了连接套筒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因减少了锚固连接套筒连接数量,使得预制防撞墙与桥面板的对接更容易,加快了安装速度、缩短了工期;此外,后浇区内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连接部位质量可靠;且相邻预制防撞墙通过企口咬接,结构安全性较高。2、预制防撞墙根部砌筑花岗岩边石,利用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结构均匀、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损等特点,减少了防撞墙根部被铲雪机械刮坏的问题;利用花岗岩耐腐蚀性高的特点,使防撞墙与融雪剂等隔绝开来,防止除冰盐中氯离子对混凝土腐蚀;此外,花岗岩边石抗污能力强,经久耐用,也便于后期对防撞墙的维护清洗。3、预制防撞墙顶部嵌入种植盒,通过在种植盒中填土绿化,比传统防撞结构更加生态环保,同时增加了公路或桥梁沿线的美观性;此外,种植盒易于回收和更换,后期维护方便。4、采用预制防撞墙与预制桥面板,加工精度和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将大量高噪声,高污染,高风险的“湿作业”搬到工厂中进行,缩短了工期、减少了现场高空作业的风险,且有利于文明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剖面图;图2是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支腿部位安装详图;图3是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立面图;图4是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A-A截面;图5是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B-B截面;图6是预制桥面板后浇区详图;图中:1.预制防撞墙,2.第二预留钢筋,3.后浇混凝土,4.倒U型钢筋,5.预制桥面板,6.铺装层,7.面层,8.边石,9.水泥砂浆,10.种植盒,11.种植土,12.灌浆套筒,13.灌浆体,14.竖向钢筋,15.第二企口,16.种植凹槽,17.支腿,18.第二后浇区,19.第一预留钢筋,20.第一企口,21.第一后浇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某公路工程施工采用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涉及的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包括预制防撞墙1和预制桥面板5,预制防撞墙1安装在预制桥面板5上。结合附图6所示,所述的预制桥面板5上对应安装预制防撞墙1的位置设有第一后浇筑区21,第一后浇筑区21的长1400mm、宽450mm、高150mm,第一后浇筑区21内部设有第一预留钢筋19和倒U型钢筋4,倒U型钢筋4的底端与第一预留钢筋19焊接,顶端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的顶面。结合附图2所示,预制桥面板5的上表面设有竖向钢筋14。结合附图3~5所示,所述的预制防撞墙1的底部设有左右对称的支脚17和第二后浇区18,第二后浇区18位于支脚17之间,第二后浇区18的长1400mm、宽450mm、高300mm,支脚17的底部设有若干灌浆套筒12,灌浆套筒12设有一个注浆孔和一个出浆孔,且注浆孔和出浆孔均与预制防撞墙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连通,灌浆套筒12与竖向钢筋14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后浇区18内部设有第二预留钢筋2。预制防撞墙1安装至预制桥面板5后,竖向钢筋14插入对应的灌浆套筒12内,且灌浆套筒12填筑水泥浆,水泥浆从注浆孔注入,直到从出浆孔流出,然后用堵头封堵注浆孔和出浆孔,水泥浆在灌浆套筒12内硬化后形成灌浆体13,将支脚17固定在预制桥面板5上;所述的第二后浇区18和第一后浇筑区21上下连通,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部分的倒U型钢筋与第二预留钢筋2焊接,第一后浇筑区21和第二后浇区18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3,进一步实现预制防撞墙1和预制桥面板5连接。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预制防撞墙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长2m、高1.2m、上宽400mm、下宽450mm;预制防撞墙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企口20,相邻的两块预制防撞墙1安装后,通过第一企口20相互咬合,实现一侧预制防撞墙1的无缝连接。结合附图4和5所示,预制防撞墙1的顶部设有种植凹槽16,种植凹槽16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位于种植凹槽16两侧位置设有第二企口15,第二企口15的截面尺寸为20mm×20mm,种植凹槽16内设有种植盒10,所述的种植盒10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制成,其两侧设有翻边,翻边与第二企口15卡接;种植盒10内设有用于种植植被的种植土11,防撞墙施工完成后,可在种植土11上种植植被,实现生态化。所述的预制桥面板5的上方依次铺设有铺装层6和面层7,铺装层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包括预制防撞墙(1)和预制桥面板(5),预制防撞墙(1)安装在预制桥面板(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桥面板(5)上对应安装预制防撞墙(1)的位置设有第一后浇筑区(21),第一后浇筑区(21)内部设有第一预留钢筋(19)和倒U型钢筋(4),倒U型钢筋(4)的底端与第一预留钢筋(19)焊接,顶端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的顶面;所述的预制防撞墙(1)的底部设有支脚(17)和第二后浇区(18),第二后浇区(18)位于支脚(17)之间,且第二后浇区(18)内部设有第二预留钢筋(2);所述的第二后浇区(18)和第一后浇筑区(21)上下连通,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部分的倒U型钢筋与第二预留钢筋(2)焊接,第一后浇筑区(21)和第二后浇区(18)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包括预制防撞墙(1)和预制桥面板(5),预制防撞墙(1)安装在预制桥面板(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桥面板(5)上对应安装预制防撞墙(1)的位置设有第一后浇筑区(21),第一后浇筑区(21)内部设有第一预留钢筋(19)和倒U型钢筋(4),倒U型钢筋(4)的底端与第一预留钢筋(19)焊接,顶端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的顶面;所述的预制防撞墙(1)的底部设有支脚(17)和第二后浇区(18),第二后浇区(18)位于支脚(17)之间,且第二后浇区(18)内部设有第二预留钢筋(2);所述的第二后浇区(18)和第一后浇筑区(21)上下连通,凸出于预制桥面板(5)部分的倒U型钢筋与第二预留钢筋(2)焊接,第一后浇筑区(21)和第二后浇区(18)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防撞墙(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企口(20),相邻的两块预制防撞墙(1)通过第一企口(20)相互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型预制装配式防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海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