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83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包括远红外表层、线圈连接层和吸湿里层;远红外表层和吸湿里层通过线圈连接层线圈连接,远红外表层是由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吸湿里层是由吸湿排汗涤纶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采用添加了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的海藻炭纤维编织远红外表层,使面料的远红外效果更加显著,远红外线放射率可高达90%以上;采用75D/24F异型涤纶纤维编织吸湿里层,使面料里层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吸湿性大于220%;具有远红外和吸湿双重功能的面料,适用于内衣、袜子等服装,长期穿着使人体分子磨擦产生热反应,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对于衣物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穿着的本身属性,对于衣服的舒适性及功能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远红外保健织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功能纺织品,它具有保暖升温、保健等功能,但传统的具有远红外功能的面料吸湿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尤其针织行业,对吸湿远红外针织面料的开发还处于空白阶段。海藻炭纤维是将海藻炭的炭化物,经过粉碎成为超微粒子后,再与聚酯溶液或尼龙溶液等混炼纺制予以抽丝、加工而成的纤维,这种纤维具有良好的远红外线放射效能,可以编织成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机能的各种织物。因此,研究一种具有良好吸湿效果的远红外面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面料吸湿性大于220%,远红外发射率大于90%。本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包括远红外表层、线圈连接层和吸湿里层;所述远红外表层和所述吸湿里层通过线圈连接层线圈连接,所述远红外表层是由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所述吸湿里层是由吸湿排汗涤纶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表层的海藻炭远红外纤维中含有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的平均粒径≤0.5微米。进一步地,所述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的纤维细度为0.9-1.4dtex。进一步地,所述吸湿里层的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为75D/24F异型涤纶纤维。进一步地,所述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的克重为150-200g/m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技术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采用添加了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的海藻炭纤维编织远红外表层,使面料的远红外效果更加显著,远红外线放射率可高达90%以上;采用75D/24F异型涤纶纤维编织吸湿里层,使面料里层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吸湿性大于220%;具有远红外和吸湿双重功能的面料,适用于内衣、袜子等服装,长期穿着使人体分子磨擦产生热反应,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远红外表层1;线圈连接层2;吸湿里层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包括远红外表层1、线圈连接层2和吸湿里层3;所述远红外表层1和所述吸湿里层3通过线圈连接层2线圈连接,所述远红外表层1是由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所述吸湿里层3是由吸湿排汗涤纶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所述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的克重为150-200g/m2;所述海藻炭远红外纤维占所述多功能面料重量的30-40%,所述线圈连接层的纤维占所述多功能面料重量的10-20%,所述吸湿排汗涤纶纤维占所述多功能面料重量的50-55%。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远红外表层1的海藻炭远红外纤维中含有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所述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的平均粒径≤0.5微米,所述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包括:40-60wt%的ZrO2、15-30wt%的Fe2O3、10-30wt%的10-15%MnO2和相增强剂;所述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的纤维细度为0.9-1.4dtex。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添加了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的海藻炭纤维编织远红外表层,使面料表层的远红外效果更加显著,远红外线放射率可高达90%以上,属于高数值的远红外线放射率面料。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吸湿里层3的吸湿排汗涤纶纤维为75D/24F异型涤纶纤维,75D/24F异型涤纶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吸湿排汗性,用其编织的吸湿里层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吸湿性大于220%。本实施例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具有远红外和吸湿双重功能的面料,适用于内衣、袜子等服装,长期穿着使人体分子磨擦产生热反应,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红外表层(1)、线圈连接层(2)和吸湿里层(3);所述远红外表层(1)和所述吸湿里层(3)通过线圈连接层(2)线圈连接,所述远红外表层(1)是由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所述吸湿里层(3)是由吸湿排汗涤纶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红外表层(1)、线圈连接层(2)和吸湿里层(3);所述远红外表层(1)和所述吸湿里层(3)通过线圈连接层(2)线圈连接,所述远红外表层(1)是由海藻炭远红外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所述吸湿里层(3)是由吸湿排汗涤纶纤维编织的纬编平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表层(1)的海藻炭远红外纤维中含有远红外陶瓷超细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炭纤维远红外吸湿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鹏飞何立锋关力源毛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