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是一种能够对相距较远的两股气体或多股气体实现能量交换的。
技术介绍
常规的气体能量交换系统,包括转轮式全热交换系统,板式全热交换系统,这样的气体全热交换系统均要求将两股需要进行能量交换气体引入到同一个装置中,因而对于两股气体相距遥远的情况,需要较长的气体管道,因而没有可行性。由于液体管道较小,可通过液体管道将两股气体联系起来,即通过液体分别与两股气体进行热质交换实现两股气体的能量交换。但由于气体与液体进行能量交换,气体与液体不仅要传热,还需传质,所以液体循环系统不是一个闭式系统,而是一个开式系统,所以液体的循环不仅要依靠泵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依靠重力作用才能实现。由于液体需要与两股气体分别进行能量交换,且液体循环是开式系统,所以一般需要两个泵来完成,两个泵必然存在流量不相同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50601.9)虽然描述了以液体为媒介的能量交换的方法。但未对如何完成液体循环,特别是利用泵的同时,如何又依靠重力共同完成液体循环,及在开式循环系统中,液体循环流量如何平衡等问题给出详细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气体能量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气液传热传质装置(1),第二气液传热传质装置(2),第一集液箱(3),第二集液箱(4),第一泵(5),第二泵(6),第一集液箱(3)经第一泵(5)与第一气液传热传质装置(1)液体进口相连,第一气液传热传质装置(1)液体出口与第二集液箱(4)相连,第二集液箱(4)经第二泵(6)与第二气液传热传质装置(2)相连,第二气液传热传质装置(2)液体出口与第一集液箱(3)相连,第一气液传热传质装置(1)、第二气液传热传质装置(2)出口位置高于第一集液箱(3)、第二集液箱(4)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