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8158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桶体倾斜设置,桶体呈两端小、中间大设置,桶体的侧壁为镂空设置,桶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等间距分布在桶体的侧壁上,加强筋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拨料片,拨料片为网状设置,拨料片的网孔孔径大于待镀零件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通过设置加强筋和网状的拨料片,将待镀零件拨散开,有助于防止待镀零件粘连,保证待镀零件滚动均匀,从而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提高电镀的效果,从而提升电镀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镀装置的搅拌桶
本技术电镀设备
,具体涉及滚镀装置的搅拌桶。
技术介绍
滚镀严格讲叫滚筒电镀,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置于专用滚筒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或功能性目的的一种电镀方式。滚镀的出现使小零件电镀落后的技术状况得到改变,它将电镀工人从繁琐的装挂或筐镀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且镀层质量也大为改观,这在小零件电镀领域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滚镀时,金属离子实际只在表层零件表面还原为金属镀层,而内层零件因受到表层零件的屏蔽、遮挡等影响只有电流通过,却几乎没有电化学反应发生。所以,为能有机会受镀,内层零件就需要从堆积体内部翻出变为表层零件。但表层零件也不能长时间停留,电镀进行一会儿后,受到滚筒的旋转作用又变成内层零件。这样,小零件只有不停地翻滚,才能促使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不断地变化、转换,并最终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现有技术中,滚镀筒在滚动过程中待镀零件容易粘连,滚动不均匀,导致电镀层不均匀,进而最终影响零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滚镀装置的搅拌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滚镀装置的搅拌桶中的待镀零件容易粘连,滚动不均匀,无法满足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的需求,最终导致零件的品质下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倾斜设置,所述桶体呈两端小、中间大设置,所述桶体的侧壁为镂空设置,所述桶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拨料片,所述拨料片为网状设置,所述拨料片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待镀零件的直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的侧面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待镀零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上装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的网孔直径小于待镀零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的为多边形,搅拌桶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凸点,所述凸点等间距或阵列状分布。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为六边形,所述加强筋设有三个,等间距布,且位于六边形拼接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拨料片沿所述桶体的径向设置,所述拨料片的端面设置有楔形滑块,所述加强筋的端面开设有楔形滑槽,所述楔形滑块与所述楔形滑槽相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桶体活动设置且可拆卸设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通过设置加强筋和网状的拨料片,将待镀零件拨散开,有助于防止待镀零件粘连,保证待镀零件滚动均匀,从而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有均匀受镀的机会,提高电镀的效果,从而提升电镀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1-3,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包括桶体1,桶体1倾斜设置,桶体1呈两端小、中间大设置,桶体1的下半部分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使微小待镀零件集中在桶体1的下半部分,同时避免微小零件过度集中,方便微小待镀零件与电极触头接触,与电镀液也能充分接触;桶体1的上半部分是收口状,防止微小待镀零件在桶体1转动时脱离桶体1,跑到桶体1的外面。桶体1的侧壁为镂空设置,用于电镀液的流动,加强搅桶体1内部的电镀液与外部的电镀液的交换,提高电镀效率和电镀质量。桶体1内部还设有加强筋11,加强筋11等间距分布在桶体1的侧壁上,加强筋11极大的提高了待镀零件的翻转,有效防止待镀零件粘结,尤其是片状的待镀零件粘结,使待镀零件的每个面均能与电镀液充分接触,保证了电镀的均匀性,提高了电镀的质量和效率。加强筋1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拨料片12,拨料片12为网状设置,拨料片12的网孔孔径大于待镀零件的直径。拨料片12在桶体1滚动的过程中有效加强待镀零件的滚动效率,并且待镀零件在滚动过程中可以从拨料片12的网孔中漏出,从而不会影响待镀零件与电镀液的接触,从而保证待镀零件不停地翻滚,促使内层零件与表层零件不断地变化、转换。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桶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通孔13,通孔13的直径小于待镀零件。通孔13为等间距规则布置或阵列状布置,通孔13所占的面积不小于搅拌桶外侧面的总面积的70%。通孔13太多容易造成结构强度差,通孔13太少会阻碍电镀液的流动,使搅拌桶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平衡,影响电镀效率和电镀质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桶体1的侧面设有通孔13,通孔13上装有尼龙网,尼龙网的网孔直径小于待镀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网的通透性更好,搅拌桶内部的电镀液与外部的电镀液的交换更加流畅,能有效保证电镀质量提高电镀效率。通孔13的尺寸远大于微小待镀零件,尼龙网可以通过压板固定在搅拌桶的外侧面上,尼龙网可采用10-50目。尼龙网的网孔太小容易阻碍电镀液的流动,网孔太大容易卡住微小待镀零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桶体1的为多边形,桶体1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凸点14,凸点14等间距或阵列状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边形能有效与待镀零件撞击,通过撞击分散待镀零件,也能使待镀零件跟随桶体1转动,当待镀零件跟随桶体1转动到一定的高度后,在重力作用下,待镀零件脱离桶体1,待镀零件发生翻转,掉落到滚筒的最下方,使待镀零件的每个面均能与电镀液充分接触,保证了电镀的均匀性,提高了电镀的质量和效率。多边形的表面平整,薄片类零件容易吸附在桶体1的内壁上,凸点14能有效防止待镀零件,尤其是薄片类待镀零件吸附在桶体1的内壁上。凸点14也使待镀零件容易翻转。凸点14也适用圆形桶体1的内壁。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桶体1为六边形,加强筋11设有三个,等间距布,且位于六边形拼接处。桶体1小于六边形时待镀零件翻转所需时间长,而大于六边形的桶体1加工难度大,结构复杂,因为本身桶体1的体积较小,而且造成通孔13的数量变少,影响电镀液的流动。提升筋设有三个,方便装配,简化结构。由于桶体1本身较小,设置太多的提升筋导致装配困难,同时影响桶体1的容积,还容易导致零件分散聚集在多个提升筋中,使待镀零件不能及时与电极触头接触,造成有效电镀时间短、电镀效率差、电镀质量不稳定。提升筋能提高桶体1的强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拨料片12沿桶体1的径向设置,拨料片12的端面设置有楔形滑块121,加强筋11的端面开设有楔形滑槽111,楔形滑块121与楔形滑槽111相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拨料片12不会与桶体1的侧壁形成滚动死角,避免滚动空间被占用。同时当略大片状的待镀零件电镀时,拨料片12可拆卸的设置利于保证待镀零件的滚动空间,从而保证滚镀装置的使用范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桶体1活动设置且可拆卸设置。通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倾斜设置,所述桶体呈两端小、中间大设置,所述桶体的侧壁为镂空设置,所述桶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拨料片,所述拨料片为网状设置,所述拨料片的网孔孔径大于待镀零件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倾斜设置,所述桶体呈两端小、中间大设置,所述桶体的侧壁为镂空设置,所述桶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桶体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筋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拨料片,所述拨料片为网状设置,所述拨料片的网孔孔径大于待镀零件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侧面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待镀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镀装置的搅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侧面设有通孔,通孔上装有尼龙网,所述尼龙网的网孔直径小于待镀零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乐普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