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55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包括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沿轴向为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小规格产品易贴于端壁或形成死角,造成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下降、镀层防护性下降、产品磁衰减率上升、产品合格率降低;且增加下料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防止产品滚镀时粘片和贴壁,提高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提高镀层的防护能力;电镀时电力线分布集中,提高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增加产品合格率;下料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

A special roller for barrel plating of small sized NdFeB magnetic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滚镀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钕铁硼磁钢已经在微型电机,高端通讯电子设备、无人机、节能电机、电子领域、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钕铁硼磁钢采用的是烧结型粉末冶金工艺,其基体材料疏松多孔,而且其中的钕等其它稀土元素极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而失效,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在其表面进行电镀表面防护处理,这样才可以使钕铁硼磁钢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常规使用的滚筒电镀时,对小规格产品容易造成产品贴壁、粘片和翻动不均匀,造成电镀时产品混合周期长,镀层沉积速度慢,会造成镀层厚度一致性不佳和镀层结合力下降,镀层防护性下降且高温磁衰减率大大提高,不能满足市场对高端钕铁硼磁钢的防护需求和低磁衰减率的需求。会导致磁钢在上述领域使用过程中磁钢性能不稳定,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滚镀用的滚筒装置”,其公开号CN102732939A,使用非开放型的滚筒,即使是长的螺栓类型也可以没有问题地镀敷,并且在从小工件至大工件的镀敷中能减少电阻并减少CO2排放量。在滚镀中,使用非开放型的滚筒,在所述滚筒内部收容工件而浸渍到镀敷液中,对配置在滚筒内部的阴极和配置在镀敷液中的阳极进行通电,一边使滚筒绕中心轴旋转一边进行电镀,具备在滚筒内部的与工件(W)接触的位置处配置的阴极(11)、和在滚筒内部的不与工件接触的位置处配置的阳极(12),所述滚筒构成为具有大致圆筒型或者大致多边筒型的形状,其直径与长度之比处于1∶0.7~1∶1的范围。其不足之处是,滚筒的直径沿轴向均保持一致,由于滚筒端壁面积较大,使得小规格产品在滚动时,容易粘贴在端壁上,造成镀层厚度不一致和结合力下降,导致镀层防护性下降以及磁衰减率的上升,影响产品可靠性;靠近两端的产品容易产生死角,电力线始终无法覆盖死角处的产品,导致部分产品电镀失败,降低产品合格率;并且由于产品粘贴于端壁之上,对下料带来一定影响,常常需要人工将产品从滚筒内费力取下,增加了操作步骤,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小规格产品易贴于端壁或形成死角,造成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下降、镀层防护性下降、产品磁衰减率上升、产品合格率降低;且增加下料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防止产品滚镀时粘片和贴壁,提高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提高镀层的防护能力;电镀时电力线分布集中,提高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增加产品合格率;下料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包括支架和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沿轴向为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缩小筒体两端的空间,一者,缩小了筒体两个端部的面积,降低了产品与端壁粘贴的概率,从而提高产品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提高镀层一致性,提高镀层防护能力;二者,由于筒体两端小中间大,整体呈橄榄状,原本位于两端的产品在筒体滚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向筒体中间集中,由于阳极也位于筒体中部,使电镀时电流电力线的分布更集中,增大了产品电力线的覆盖率,从而加快了镀层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提高产品合格率;三者,产品不易贴在端壁,在下料时就无需人工将紧贴于端壁的产品费力取下,从而节省下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筒体通过主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水平设置,所述主轴与筒体中轴之间呈锐角。本专利技术筒体的实际旋转轴与筒体中轴之间有一定夹角的结构,采用了筒体为偏心旋转的设计,使得筒体在以主轴为轴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能进行左右摇摆式的运动,因此镀件也随着筒体的摇摆式旋转,充分地翻动,原本位于两端死角处的镀件也由于左右摇摆更易向筒体中部翻动,位于内部的镀件也更易向表面翻出,从而顺利镀层,本结构使得镀件翻动均匀没有死角,混合均匀,大大缩短滚镀时的混合周期,加快镀层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提高产品合格率。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与筒体中轴之间的夹角为8-15°。此夹角既保证筒体有足够的摇摆幅度,能充分地翻动镀件;又避免了当夹角过大,造成的主轴损坏过快以及电解液无法完全浸透筒底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主轴轴线与筒体中轴相交于筒体中心。此结构保证了筒体各处摇摆幅度一致,筒体内部镀件的翻动更为均匀,进一步缩短滚镀时的混合周期,加快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提高产品合格率;主轴受力均匀,保证了装置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主轴偏心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中设有连通筒体内外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导线管。端盖与主轴的偏心固接,保证了筒体的偏心旋转,主轴中设置的空腔用于从外向内通入导线管,导线设置在导线管中形成阴极,由于导线管设置在空腔中,当主轴转动时,导线管不随着主轴转动,这保证了导线始终位于筒体底部与镀件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导线管由外到内向下倾斜。导线管斜向下通入筒内,导线穿入时因此呈斜向下状态,滚筒转动时导电头不会随着翘起,有效防止滚动时导电头与产品脱离,电镀过程电流稳定,保证产品合格率,优选地,导线管倾斜角度为与水平呈20-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筒体体积或导线长度调节角度。作为优选,所述空腔靠近筒体内侧的一端通过密封件密封。由于空腔中需要一定的尺寸以保证导线管的通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小规格镀件卡在空腔中,无法被电力线覆盖,从而导致产品电镀失败的问题,通过在空腔内侧设置密封件,使产品无法钻入空腔中,能够有效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密封件上包括密封部和卡接部,所述密封件通过卡接部与主轴卡接,所述密封部上开有供导线管通过的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设置在密封部的中心。密封件与主轴卡接方便快捷,出线口用于供导线管通过,出线口设置在密封部的中心,即为主轴轴线的对应处,保证在主轴转动时,出线口不会带动导线管转动,使导线管始终保持倾斜向下的状态。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内壁上设有若干搅拌凸起。可以使产品在筒体内转动时,产品不停地与搅拌凸起碰撞,起到搅拌分散产品的作用,防止小规格产品发生重叠、粘片等现象,提高了产品平面与处理溶液的接触机率,成膜一致性好,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的。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径向截面为正六边形。采用六角形滚筒,产品在翻动时跌落的幅度大,混合较充分,所以镀层厚度一致性优于其它形状的滚筒。并且,六角形滚筒零件间相互抛磨的作用强,更利于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缩小筒体两端空间降低了产品与端壁粘贴的概率,从而提高产品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提高镀层一致性,提高镀层防护能力;(2)使产品可以堆集在中间部位,使电镀时电流电力线的分布更集中,加快了镀层沉积速度,降低产品磁衰减率,提高产品合格率;(3)产品不贴端壁,下料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4)采用滚筒筒体偏心旋转设计,即筒体倾斜,筒体的摇摆式旋转使产品更加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包括支架(2)和转动连接在支架(2)上的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沿轴向为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包括支架(2)和转动连接在支架(2)上的筒体(1),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沿轴向为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为轴对称结构,所述筒体(1)通过主轴(21)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1)水平设置,所述主轴(21)与筒体(1)中轴之间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其特征是,所述主轴(21)与筒体(1)中轴之间的夹角为8-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其特征是,所述主轴(21)轴线与筒体(1)中轴相交于筒体(1)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规格钕铁硼磁钢滚镀的专用滚筒,其特征是,所述筒体(1)两端设有端盖(11),所述端盖(11)与主轴(21)偏心固定连接,所述主轴(21)中设有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送林张有平胡柏轩厉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阳东磁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