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7874 阅读:4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传送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和传送板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传送板一端距底板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另一端距底板的距离,底板和传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驱动片与传送板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主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从加热装置内放置和取出待加热淬火的锚环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调质处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temperedsorb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光学镜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其中回火又包括调质处理和时效处理。钢的回火:按照所希望的机械性能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350℃~650℃)一定温度之间进行,碳是以细均分布的渗碳体形式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碳化物的颗粒就增大,屈服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2),外壳(1)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之间设置有传送板(4),传送板(4)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传送板(4)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4)另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8),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9),驱动片(9)与传送板(4)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2),外壳(1)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之间设置有传送板(4),传送板(4)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传送板(4)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4)另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8),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9),驱动片(9)与传送板(4)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与主动驱动转轴(6)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14),主动链轮(14)固定套装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上,主动驱动转轴(6)上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链轮(15),第一从动链轮(15)和主动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6)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链轮(17),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均固定套装有第二从动链轮(17),第二从动链轮(17)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第二从动链轮(17)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8)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采用桶状结构,外壳(1)的开口端位于下方,外壳(1)的下方设有由两个限位板(3)和外壳(1)所组成的工作腔体,传送板(4)的部分套装在该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波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长城预应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