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传送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和传送板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传送板一端距底板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另一端距底板的距离,底板和传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驱动片与传送板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主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从加热装置内放置和取出待加热淬火的锚环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调质处理就是指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使工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temperedsorb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光学镜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方法。其中回火又包括调质处理和时效处理。钢的回火:按照所希望的机械性能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350℃~650℃)一定温度之间进行,碳是以细均分布的渗碳体形式析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加,碳化物的颗粒就增大,屈服点和拉伸强度就下降,降低硬度和脆性,延伸率和收缩率就升高。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锚环作为挤压锚具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零件,锚环在生产加工的时候常常需要经过调质处理来提高锚环的耐用性,但是市场上常见的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在加热前和加热后通常需要人工来进行操作,造成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操作人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产生危险。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且使用方便的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外壳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传送板,传送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和传送板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传送板一端距底板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另一端距底板的距离,底板和传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驱动片与传送板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主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的该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固定套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主动驱动转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链轮,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均固定套装有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第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采用桶状结构,外壳的开口端位于下方,外壳的下方设有由两个限位板和外壳所组成的工作腔体,传送板的部分套装在该工作腔体内,所述的传送板采用凹字型板状结构,传送板的宽度不大于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的主动驱动转轴采用能够围绕主动驱动转轴的中轴线做旋转运动的圆杆状结构,从动驱动转轴的结构和主动驱动转轴结构相应,主动驱动转轴位于外壳的一侧,从动驱动转轴位于外壳的另一侧,从动驱动转轴位于主动驱动转轴的下方,主动驱动转轴的下方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对称安装在传送板两侧,从动驱动转轴下方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对称安装在传送板两侧,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和主动驱动转轴之间以及第二连接杆的顶端与从动驱动转轴之间均分别通过连接轴承相连接,所述的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均采用圆形杆状结构,驱动片采用环形板状结构,驱动片的外壁采用椭圆形结构。所述的限位板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的外壳内设置有电子温度感应探头,支撑腿上固定安装有电子温度显示屏,电子温度显示屏和电子温度感应探头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均分别与传送板的中轴线相垂直,主动驱动转轴安装在外壳一端的外侧,从动驱动转轴安装在外壳另一端的外侧。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结构简单,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外壳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之间设置有传送板,传送板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和传送板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传送板一端距底板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另一端距底板的距离,底板和传送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主动驱动转轴采用能够围绕主动驱动转轴的中轴线做旋转运动的圆杆状结构,从动驱动转轴的结构和主动驱动转轴结构相应,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驱动片与传送板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主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其次,本技术减少了在待调质处理的锚环过程中人工从加热装置内放置和取出待调质处理的锚环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在放置和取出待调质处理的锚环半成品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最后,主动驱动转轴和从动驱动转轴均驱动驱动片做旋转运动,由于驱动片的外壁采用椭圆形结构并且驱动片的外壁和传送板的底面活动连接,在弹簧缸相结合的限位缓冲作用下,传送板做上下往复运动,在传送板做向下运动时,弹簧缸内的弹簧部件被压缩,在传送板做向上运动时,弹簧缸内的弹簧部件被压缩而储存的能量得以释放做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细节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细节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2,外壳1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之间设置有传送板4,传送板4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传送板4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4另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8,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9,驱动片9与传送板4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与主动驱动转轴6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的该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14,主动链轮14固定套装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上,主动驱动转轴6上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链轮15,第一从动链轮15和主动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6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链轮17,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均固定套装有第二从动链轮17,第二从动链轮17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第二从动链轮17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8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1采用桶状结构,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2),外壳(1)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之间设置有传送板(4),传送板(4)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传送板(4)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4)另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8),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9),驱动片(9)与传送板(4)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与主动驱动转轴(6)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锚环调质处理的热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2),外壳(1)底部对称设置两个限位板(3),两个限位板(3)之间设置有传送板(4),传送板(4)的下方设置有底板(5),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设置有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传送板(4)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不小于传送板(4)另一端距底板(5)的距离,底板(5)和传送板(4)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缸(8),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上均分别固定套装有驱动片(9),驱动片(9)与传送板(4)底面之间活动连接,底板(5)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与主动驱动转轴(6)之间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之间设有第二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14),主动链轮(14)固定套装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上,主动驱动转轴(6)上固定套装有第一从动链轮(15),第一从动链轮(15)和主动链轮(14)通过第一链条(16)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链轮(17),主动驱动转轴(6)和从动驱动转轴(7)均固定套装有第二从动链轮(17),第二从动链轮(17)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第二从动链轮(17)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8)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采用桶状结构,外壳(1)的开口端位于下方,外壳(1)的下方设有由两个限位板(3)和外壳(1)所组成的工作腔体,传送板(4)的部分套装在该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波,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市长城预应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