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77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涉及果糖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电加热棒,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浓缩罐,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内部放置有与进料口相适配的塞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根据不同原料含水量的不同选择性打开电加热棒的数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原料出现焦胡,搅拌电机通电启动带动转动管和搅拌杆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受热均匀,提高水分蒸发速度,提高了浓缩效率,风机通电启动将蒸快速吸出,风机将浓缩罐内的空气进行抽取,使浓缩罐内的气压减小,有利于加快水分的蒸发,进一步提高了浓缩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
本技术涉及果糖加工
,具体是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
技术介绍
果糖中含6个碳原子,也是一种单糖,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的浆汁和蜂蜜中,果糖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3~105℃,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D-果糖是最甜的单糖。果糖加工业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由于水果中含水量较高,使得果糖的含水量也较高,而含水量过高会加速果糖的酸化变质,一般在果糖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对果糖进行浓缩,使其达到标准,延长其保质期,从而得到含水量一致的质量较为稳定的果糖产品,现有的果糖浓缩装置不仅设备复杂和清洗不方便,还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包括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所述壳体(5)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电加热棒(22),所述壳体(5)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浓缩罐(10),所述壳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的内部放置有与进料口(4)相适配的塞子(3),所述壳体(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所述壳体(5)的内定壁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26),所述搅拌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4),所述转动管(14)的底端贯穿第一密封轴承(26)并延伸至浓缩罐(10)的内部,所述转动管(14)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喷水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式内循环浓缩罐,包括壳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所述壳体(5)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等距离排列的电加热棒(22),所述壳体(5)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浓缩罐(10),所述壳体(5)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4),所述进料口(4)的内部放置有与进料口(4)相适配的塞子(3),所述壳体(5)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所述壳体(5)的内定壁固定镶嵌有第一密封轴承(26),所述搅拌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管(14),所述转动管(14)的底端贯穿第一密封轴承(26)并延伸至浓缩罐(10)的内部,所述转动管(14)顶端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喷水管(11),每个所述喷水管(11)远离转动管(14)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喷头(25),所述转动管(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1),每个所述搅拌杆(21)远离转动管(1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刀(23),且刮刀(23)与浓缩罐(10)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浓缩罐(10)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二密封轴承(18),所述转动管(14)的底端贯穿第二密封轴承(18)并延伸至浓缩罐(10)的下方,所述转动管(14)的底面固定镶嵌有第三密封轴承(17),所述第三密封轴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的底端贯穿壳体(5)的内底壁并延伸至壳体(5)的下方,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山付正伟赵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