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包括毛油泵,毛油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脱胶罐和第二脱胶罐中部的毛油进口相连,第一脱胶罐的底部通过第一三通与第一排渣排碱管道相连,第二脱胶罐的底部设有第二三通与第二排渣排碱管道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和第二三通的第三端设有带第三三通的碱炼油管道,第三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的进口相连,脱色罐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的进口相连,板框滤油机的出油口与储油箱相连,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脱臭罐和袋式过滤机与成品油储罐相连;具有结构简单、流程设计合理、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保护油品质量、抑制酸值回升以及降低过氧化值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食用油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食用油精炼机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因要求温度高,而且精炼结束后还需对油进行降温处理,在脱臭的过程还需油翻滚除味,大多数厂家都是采用导热油炉加热,冷却水冷却,蒸汽发生器进行翻滚处理,各自都是独立的管路,导致成本较高,施工复杂,操作不方便,容易出错;另外,在脱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加热系统,导致油脂与碱液的接触时间较长,不仅效率低且存在着油脂皂化程度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程设计合理、将多重管路相结合进行冷热交换,充分利用系统管路将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管路和碱水箱进水管路、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管路融合在一起、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保护油品质量、抑制酸值回升以及降低过氧化值的食用油精炼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毛油泵,毛油泵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脱胶罐和第二脱胶罐中部的毛油进口相连,第一脱胶罐的底部通过第一三通与第一排渣排碱管道相连,第二脱胶罐的底部设有第二三通与第二排渣排碱管道相连,第一三通的第三端和第二三通的第三端设有带第三三通的碱炼油管道,第三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的进口相连,脱色罐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的进口相连,板框滤油机的出油口与储油箱相连,储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脱臭罐和袋式过滤机与成品油储罐相连;所述第一脱胶罐和第二脱胶罐的顶部分别设有碱水进口,碱水进口分别与碱水箱相连;所述第一脱胶罐、第二脱胶罐、脱色罐和脱臭罐的罐体上分别设有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设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的顶部设有换热介质进口,换热管道的底部设有换热介质出口;脱盐水管道分别与真空泵、换热介质进口、蒸汽发生器以及碱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相连,换热介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脱色罐和脱臭罐的顶部分别设有抽真空管道,抽真空管道与水气分离器的第一进口相连,水气分离器的抽真空口与真空泵相连,水气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优选地,所述脱色罐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的进口之间设有过滤泵。优选地,所述脱臭罐的内底部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毛油泵与第一脱胶罐的毛油进口之间设有第一阀门,毛油泵与第二脱胶罐的毛油进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优选地,所述第三三通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阀门,脱色罐底部的出口和过滤泵之间设有第四阀门,储油箱的出油口和脱臭罐之间设有第六阀门,脱臭罐和袋式过滤机之间设有第七阀门。优选地,所述脱盐水管道与真空泵之间设有第八阀门,脱盐水管道与换热介质进口之间设有第九阀门,脱盐水管道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有第十阀门,脱盐水管道与及碱水箱的进水口之间设有第十一阀门。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一进口之间设有第十二阀门,气液分离器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之间设有第十三阀门,换热介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第二进口之间设有第十四阀门。优选地,所述抽真空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流程设计合理、将多重管路相结合进行冷热交换,充分利用系统管路将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管路和碱水箱进水管路、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管路融合在一起、不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保护油品质量、抑制酸值回升以及降低过氧化值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包括毛油泵1,毛油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中部的毛油进口相连,第一脱胶罐2的底部通过第一三通10与第一排渣排碱管道11相连,第二脱胶罐3的底部设有第二三通12与第二排渣排碱管道13相连,第一三通10的第三端和第二三通12的第三端设有带第三三通14的碱炼油管道15,第三三通14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4的进口相连,脱色罐4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5的进口相连,板框滤油机5的出油口与储油箱6相连,储油箱6的出油口通过脱臭罐7和袋式过滤机8与成品油储罐16相连;所述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的顶部分别设有碱水进口,碱水进口分别与碱水箱17相连;所述第一脱胶罐2、第二脱胶罐3、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罐体上分别设有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设有换热管道9,换热管道9的顶部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8,换热管道9的底部设有换热介质出口19;脱盐水管道20分别与真空泵21、换热介质进口18、蒸汽发生器22以及碱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一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18相连,换热介质出口19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二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24;所述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顶部分别设有抽真空管道25,抽真空管道25与水气分离器26的第一进口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抽真空口与真空泵21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底部设有排液口27。所述脱色罐4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5的进口之间设有过滤泵28。所述脱臭罐7的内底部通过蒸汽管道43与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毛油泵1与第一脱胶罐2的毛油进口之间设有第一阀门29,毛油泵1与第二脱胶罐3的毛油进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30。所述第三三通14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4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三阀门31,脱色罐4底部的出口和过滤泵28之间设有第四阀门32,储油箱6的出油口和脱臭罐7之间设有第六阀门33,脱臭罐7和袋式过滤机8之间设有第七阀门34。所述脱盐水管道20与真空泵21之间设有第八阀门35,脱盐水管道20与换热介质进口18之间设有第九阀门36,脱盐水管道20与蒸汽发生器22之间设有第十阀门37,脱盐水管道20与及碱水箱17的进水口之间设有第十一阀门38。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一进口之间设有第十二阀门39,气液分离器23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18之间设有第十三阀门40,换热介质出口19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二进口之间设有第十四阀门41。所述抽真空管道25上设有第五阀门4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毛油通过毛油泵1以及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中部的毛油进口分别进入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中,碱水箱17中的碱液分别进入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内,开启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的搅拌电机,进行脱胶和中和操作;当油和皂明显分离且迅速下沉时,停止搅拌并静置,打开第一排渣排碱管道11和第二排渣排碱管道13,使脱胶罐底部的皂脚由第一排渣排碱管道11和第二排渣排碱管道13排出,当皂脚含较多油时,停止放皂脚含较多油时停止排放;脱胶罐中剩余的油脂经过第三三通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毛油泵(1),毛油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中部的毛油进口相连,第一脱胶罐(2)的底部通过第一三通(10)与第一排渣排碱管道(11)相连,第二脱胶罐(3)的底部设有第二三通(12)与第二排渣排碱管道(13)相连,第一三通(10)的第三端和第二三通(12)的第三端设有带第三三通(14)的碱炼油管道(15),第三三通(14)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4)的进口相连,脱色罐(4)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5)的进口相连,板框滤油机(5)的出油口与储油箱(6)相连,储油箱(6)的出油口通过脱臭罐(7)和袋式过滤机(8)与成品油储罐(16)相连;/n所述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的顶部分别设有碱水进口,碱水进口分别与碱水箱(17)相连;/n所述第一脱胶罐(2)、第二脱胶罐(3)、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罐体上分别设有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设有换热管道(9),换热管道(9)的顶部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8),换热管道(9)的底部设有换热介质出口(19);/n脱盐水管道(20)分别与真空泵(21)、换热介质进口(18)、蒸汽发生器(22)以及碱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n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一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18)相连,换热介质出口(19)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二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24);/n所述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顶部分别设有抽真空管道(25),抽真空管道(25)与水气分离器(26)的第一进口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抽真空口与真空泵(21)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底部设有排液口(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毛油泵(1),毛油泵(1)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中部的毛油进口相连,第一脱胶罐(2)的底部通过第一三通(10)与第一排渣排碱管道(11)相连,第二脱胶罐(3)的底部设有第二三通(12)与第二排渣排碱管道(13)相连,第一三通(10)的第三端和第二三通(12)的第三端设有带第三三通(14)的碱炼油管道(15),第三三通(14)的第三端通过管道与脱色罐(4)的进口相连,脱色罐(4)底部的出口与板框滤油机(5)的进口相连,板框滤油机(5)的出油口与储油箱(6)相连,储油箱(6)的出油口通过脱臭罐(7)和袋式过滤机(8)与成品油储罐(16)相连;
所述第一脱胶罐(2)和第二脱胶罐(3)的顶部分别设有碱水进口,碱水进口分别与碱水箱(17)相连;
所述第一脱胶罐(2)、第二脱胶罐(3)、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罐体上分别设有换热夹层,换热夹层内设有换热管道(9),换热管道(9)的顶部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8),换热管道(9)的底部设有换热介质出口(19);
脱盐水管道(20)分别与真空泵(21)、换热介质进口(18)、蒸汽发生器(22)以及碱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蒸汽发生器(22)的蒸汽出口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一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顶部的蒸汽出口与换热介质进口(18)相连,换热介质出口(19)与气液分离器(23)的第二进口相连,气液分离器(23)的底部设有出液口(24);
所述脱色罐(4)和脱臭罐(7)的顶部分别设有抽真空管道(25),抽真空管道(25)与水气分离器(26)的第一进口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抽真空口与真空泵(21)相连,水气分离器(26)的底部设有排液口(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顺奇,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奇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