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浚余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疏浚余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疏浚余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环保疏浚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黑臭水体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环保疏浚过程中产生的疏浚泥水含水率高达95%以上,固液分离后将产生大量的疏浚余水。在污染底泥疏挖和泵送单元,存在于底泥固相中的污染物将大规模向水中扩散,导致疏浚余水往往具有高悬浮物浓度(SS)、高氨氮(NH3-N)和高磷(P)的显著特点,典型工程实例中,即便经疏浚底泥堆场的自然沉降,疏浚余水中SS、NH3-N和P的平均值分别高达1000mg/L、5mg/L和2mg/L以上。若直接排放至疏浚水体,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为此,需要对疏浚余水进行相应处理,以满足直接排放标准。目前针对疏浚余水处理常用的技术方案为混凝加药促沉。通过向疏浚余水中投放大量的铝系、铁系混凝剂,实现悬浮物的脱稳和絮凝,然后悬浮物以絮体的形式经沉淀分离后被去除,相应吸附态或颗粒态的N和P也得到去除。同时,混凝剂的水解产物还对P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因而对P去除效率非常高,可以确保达到直接排放标准。但由于疏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浚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筒,其内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结晶产物浓缩区、结晶区和混凝区;/n外筒,套置于所述内筒外且顶部设有溢流口,其内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污泥沉降区和固液分离区;/n所述固液分离区位于所述内筒的上方且直接与所述混凝区连通,所述污泥沉降区处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n所述结晶区底部设有进水口、镁盐进口以及碱液进口,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凝区和所述结晶区交界处设有碱液加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疏浚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筒,其内从下到上依次分为结晶产物浓缩区、结晶区和混凝区;
外筒,套置于所述内筒外且顶部设有溢流口,其内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污泥沉降区和固液分离区;
所述固液分离区位于所述内筒的上方且直接与所述混凝区连通,所述污泥沉降区处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
所述结晶区底部设有进水口、镁盐进口以及碱液进口,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凝区和所述结晶区交界处设有碱液加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位于所述混凝区的上方还设有pH调整区,所述pH调整区与所述混凝区交界处设有酸液加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浚余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加药管在所述外筒内呈平面螺旋状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聂小保,何一帆,蒋昌波,隆院男,金筱英,胡明睿,周梨,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