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常规水处理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随着水质污染和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常规工艺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因此水质安全保障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工艺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关注的重点。近年,混凝-膜过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收到了极大的关注,混凝能有效提高膜的透水通量,有效降低滤饼层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进而延缓膜污染。由于膜过滤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流程,能有效提高出水水质,是一种有效的饮用水处理工艺。但在混凝-膜过滤过程中,由于有限尺寸的反应器设计,导致混凝停留时间缩短,进入膜过滤阶段的混合液中混凝剂未反应完全,经过膜截留后,有一部分混凝剂和絮体直接透过膜进入到出水口,一段时间后还会进一步产生“后絮凝”现象,不仅影响出水的水质,还造成混凝剂的浪费,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5)及蓄水池(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2)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3)及一级泥渣收集罐(4),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中的一级斜管(301)管体为双层结构,其管体内层(307)的内壁上设置叶片(308),所述叶片(308)与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的一级集泥斗(302)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4),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303),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403),其一端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内壁铰接,所述隔板(403)将一级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过滤罐(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5)及蓄水池(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沉淀池(2)包括一级斜管沉淀池(3)及一级泥渣收集罐(4),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中的一级斜管(301)管体为双层结构,其管体内层(307)的内壁上设置叶片(308),所述叶片(308)与一级斜管(301)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斜管沉淀池(3)的一级集泥斗(302)处连接一级泥渣收集罐(4),其连接处设置离子传感器(303),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罐体内设置倾斜隔板(403),其一端与一级泥渣收集罐(4)内壁铰接,所述隔板(403)将一级泥渣收集罐(4)分隔为回收泥渣格(401)及废弃泥渣格(402),所述回收泥渣格(401)通过计量泵(14)与反应过滤罐(1)连接,所述废弃泥渣格(402)与出泥口(405)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5)包括二级斜管沉淀池(6)及二级泥渣收集罐(7),所述二级斜管沉淀池(6)中的二级斜管(601)管体内壁上设置过滤膜(606),二级斜管(601)出液口处设置高压喷嘴(605),所述高压喷嘴(605)通过水管与二级反洗水箱(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和一级泥渣收集罐(4)设置多个,各所述一级集泥斗(302)分别与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连接,各所述一级泥渣收集罐(4)的回收泥渣格(401)间和废弃泥渣格(402)间分别通过管件(4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桶装水粗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过滤罐(1)包括外壳(106)及设置其中的盛水罐(108)、反应罐(101)、多介质过滤组件(102)、过滤池(114),所述反应罐(101)设置在盛水罐(108)中,所述盛水罐(108)与蓄水池(11)出水口、回收泥渣格(401)的出泥口(405)连接,所述反应罐(101)上设置进水通孔(107),反应罐(101)顶面通过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保山霖之泉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