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辊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0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导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升降座、轮组装置、手动轮、导辊、标度尺和连动带,所述升降架包括支撑座和分架,所述升降座分别卡装于升降架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轮组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手动轮设于远离电机另一端的丝杆调节装置顶部,所述导辊设于轴承器内,所述标度尺设于刻标头装置外侧,所述连动带环设于轮组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硅胶或橡胶材质的垫块,通过所述刻标环中心线与标度尺垂直,通过所述卡槽板内端的长度与前后分架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水平度由支撑座调节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防磨耐用、结构紧密、能保证整体水平度和升降高度调节精准的导辊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辊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彩钢夹芯板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彩钢夹芯板升降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导辊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彩钢夹芯板是当前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产品,不仅能够很好的阻燃隔音而且环保高效。彩钢夹芯板由上下两层金属面板和中层高分子隔热内芯压制而成。具有安装简便,质量轻环保高效的特点。而且填充系统使用的闭泡分子结构,可以杜绝水汽的凝结。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仓库,体育馆,超市,医院,冷库,活动房,建筑物加层,洁净车间以及需保温隔热防火的场所。夹芯板外形美观,色泽艳丽,整体效果好,它集承重,保温,防火,防水于一体,且无需二次装修,安装快捷方便,施工周期短,综合效益好,是一种用途广泛,极具潜力的高效环保建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磨耐用、结构紧密、能保证整体水平度和升降高度调节精准的导辊升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导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包括支撑座和分架,所述分架分别设于升降架前后两端,所述支撑座分别设于分架底端,所述支撑座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底座,所述分架包括设于其面端的垫块;升降座,分别卡装于升降架左右两端的内部,包括卡槽板、轴承器、电机和丝杆调节装置,所述卡槽板分别设于升降座外侧,所述轴承器分别卡装于升降座内部,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分别设于升降座顶端,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调节螺母和丝杆,所述电机设于丝杆调节装置顶端;轮组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主动轮分别设于升降杆内,所述辅助轮分别设于升降架顶端前后两侧;手动轮,设于远离电机另一端的丝杆调节装置顶部;导辊,设于轴承器内,包括设于其端头处的刻标头装置,所述刻标头装置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卡簧和刻标环;标度尺,设于刻标头装置外侧;连动带,环设于轮组装置内。优选地,所述刻标环中心线与标度尺垂直。优选地,所述卡槽板纵截面呈现“凸”字形,所述卡槽板内端的长度与前后分架间的距离相等。优选地,所述垫块材质为硅胶或橡胶。优选地,所述连动带为传动链条或传动皮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硅胶或橡胶材质的垫块,通过所述刻标环中心线与标度尺垂直,通过所述卡槽板内端的长度与前后分架间的距离相等,通过水平度由支撑座调节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防磨耐用、结构紧密、能保证整体水平度和升降高度调节精准的导辊升降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卡槽板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中刻标环的结构图。图中:升降架1、支撑座11、分架12、调节丝杆111、调节螺母112、底座113、垫块121、升降座2、卡槽板21、轴承器22、电机23、丝杆调节装置24、调节螺母241、丝杆242、轮组装置3、主动轮31、辅助轮32、手动轮4、导辊5、刻标头装置51、卡簧511、刻标环512、标度尺6、连动带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图6所示:导辊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1,包括支撑座11和分架12,所述分架12分别设于升降架1前后两端,所述支撑座11分别设于分架12底端,所述支撑座11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111、调节螺母112和底座113,所述分架12包括设于其面端的垫块121;升降座2,分别卡装于升降架1左右两端的内部,包括卡槽板21、轴承器22、电机23和丝杆调节装置24,所述卡槽板21分别设于升降座2外侧,所述轴承器22分别卡装于升降座2内部,所述丝杆调节装置24分别设于升降座2顶端,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调节螺母241和丝杆242,所述电机23设于丝杆调节装置24顶端;轮组装置3,包括主动轮31和辅助轮32,所述主动轮31分别设于升降杆23内,所述辅助轮32分别设于升降架1顶端前后两侧;手动轮4,设于远离电机23另一端的丝杆调节装置24顶部;导辊5,设于轴承器22内,包括设于其端头处的刻标头装置51,所述刻标头装置51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卡簧511和刻标环512;标度尺6,设于刻标头装置51外侧;连动带7,环设于轮组装置3内。因为所述卡槽板21纵截面呈现“凸”字形,所述卡槽板21内端的长度与前后分架12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垫块121材质为硅胶或橡胶,所以当升降架1通过卡槽板21连接时,能避免了分架12与卡槽板21直接接触造成磨损,并且能避免本技术在使用时,因为抖动碰撞发出异响。所述支撑座11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111、调节螺母112和底座113,因为地面不会完全水平,为了使得本技术在使用时,不会因为支撑不平,造成加工运行失误,所以用户在使用本技术时,应当先放置水平尺于装置上,然后分别通过调动调节螺母112,从而通过调节丝杆111调节每个支撑座11的高度,从而使得本技术设于地面上的状态是水平的,保证用户加工运行的质量。因为所述刻标环512中心线与标度尺6垂直,所以当用户调节好本技术的水平时,用户在调节导辊5上下升降移动时,能通过刻度环512对标于标度尺6的数值,准确了解当前导辊5的高度位置。所述连动带7为传动链条或传动皮带。用户在使用本技术时,先通过调节支撑座11调节本技术于地面上的水平度,然后通过驱动电机23驱动导辊5上下进行高度粗调,然后通过观察刻度环512与标度尺6的对标数值,通过调节手动轮4对导辊5上下高度进行微调,并且因为主动轮31和辅助轮32的分部,使得连动带7对本技术驱动时,能避免连动带7延伸过长,在使用时,容易造成断裂。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升降架,包括支撑座和分架,所述分架分别设于升降架前后两端,所述支撑座分别设于分架底端,所述支撑座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底座,所述分架包括设于其面端的垫块;/n升降座,分别卡装于升降架左右两端的内部,包括卡槽板、轴承器、电机和丝杆调节装置,所述卡槽板分别设于升降座外侧,所述轴承器分别卡装于升降座内部,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分别设于升降座顶端,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调节螺母和丝杆,所述电机设于丝杆调节装置顶端;/n轮组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主动轮分别设于升降杆内,所述辅助轮分别设于升降架顶端前后两侧;/n手动轮,设于远离电机另一端的丝杆调节装置顶部;/n导辊,设于轴承器内,包括设于其端头处的刻标头装置,所述刻标头装置包括从外到内设置的卡簧和刻标环;/n标度尺,设于刻标头装置外侧;/n连动带,环设于轮组装置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导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架,包括支撑座和分架,所述分架分别设于升降架前后两端,所述支撑座分别设于分架底端,所述支撑座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底座,所述分架包括设于其面端的垫块;
升降座,分别卡装于升降架左右两端的内部,包括卡槽板、轴承器、电机和丝杆调节装置,所述卡槽板分别设于升降座外侧,所述轴承器分别卡装于升降座内部,所述丝杆调节装置分别设于升降座顶端,包括从下到上设置的调节螺母和丝杆,所述电机设于丝杆调节装置顶端;
轮组装置,包括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主动轮分别设于升降杆内,所述辅助轮分别设于升降架顶端前后两侧;
手动轮,设于远离电机另一端的丝杆调节装置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位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尚成夹芯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