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60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牵引机构,包括立柱总成、牵引平台、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立柱总成包括: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立柱主体;直线滑轨,固定设置在立柱主体上,直线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滑块通过立柱主体上的驱动部驱动;立柱滑轮组,包括顶滑轮和压滑轮,分别设置在立柱主体的顶端和底端;牵引平台水平安装在滑块上,包括平台主体,分别转动设置在平台主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牵引滑轮和第二牵引滑轮,牵引部引出的牵引线通过滑轮与牵引物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分别对两个物件进行牵引,不会相互干涉,实现了在同一平台内沿同一方向同时且独立地牵引不同物件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牵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牵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牵引物件移动的牵引机构主要还是简单、单个牵引的方式,通过卷线盘将牵引线卷绕,拉动物件移动。而要在在同一通道内沿同一方向牵引不同物件移动时,只能先将第一个物件牵引,到位后再将第二个物件牵引,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若同时对两个物件进行牵引,则物件和牵引线之间容易相互干涉,导致牵引过程收到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牵引机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物件牵引机构主要还是简单、单个牵引的操作方式,对多个物件进行牵引时,效率较低,且物件和牵引线之间容易相互干涉,导致牵引过程受到阻碍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牵引机构,包括立柱总成、牵引平台、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所述立柱总成包括: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竖直地设置一工作台上;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与所述立柱主体的方向相一致,所述直线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立柱主体上的驱动部驱动;立柱滑轮组,所述立柱滑轮组包括顶滑轮和压滑轮,所述顶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所述压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底端;所述牵引平台水平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包括一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所述第一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顶滑轮和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第一牵引物件连接;所述第二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压滑轮和所述第二牵引滑轮,与第二牵引物件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部为一丝杠,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与所述直线滑轨平行设置,所述丝杠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丝杠驱动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带螺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上。其中,所述丝杠驱动部为一丝杠伺服电机,所述丝杠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之间还设置有一行星减速器。其中,所述平台主体设置呈U形,所述平台主体的中部成型有凹槽,形成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牵引滑轮和所述第二牵引滑轮均位于所述平台主体靠近所述滑块的端部。其中,所述平台主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式的位置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平台主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所述第一牵引物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牵引部包括第一卷线盘,所述第一卷线盘通过第一卷线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牵引部包括第二卷线盘,所述第二卷线盘通过第二卷线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卷线盘和所述第二卷线盘上分别卷绕设置有所述第一牵引线和所述第二牵引线。其中,所述第一牵引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所述第二牵引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其中,所述第一牵引线由所述第一卷线盘引出,从上方绕过所述顶滑轮,再从下方绕过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所述第一牵引物件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线由所述第二卷线盘引出,从下方绕过所述压滑轮,再从上方绕过所述第二牵引滑轮,与所述第二牵引物件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牵引机构,通过在牵引平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的第一牵引滑轮和第二牵引滑轮,使得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在平台主体的空间内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通过连接的第一牵引机构和第二牵引机构分别对两个物件进行牵引,不会相互干涉,实现了在同一平台内沿同一方向同时且独立地牵引不同物件的技术效果;同时,本技术的双牵引机构,分别在立柱主体的顶端和底端设置顶滑轮和压滑轮,通过对第一牵引线和第二牵引线走线的布置,使得它们之间无任何交叉、缠绕等干涉情况,且占用空间少,使得整体结构简洁、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柱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牵引平台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立柱总成;101-立柱主体;102-直线滑轨;103-滑块;104-丝杠;105-连接部;106-顶滑轮;107-压滑轮;108-丝杠伺服电机;109-行星减速器;2-牵引平台;201-平台主体;202-第一牵引滑轮;203-第二牵引滑轮;204-限位挡块;205-位置检测装置;3-第一牵引部;301-第一牵引线;302-第一卷线盘;303-第一卷线伺服电机;4-第二牵引部;401-第二牵引线;402-第二卷线盘;403-第二卷线伺服电机;5-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牵引机构,包括立柱总成1、牵引平台2、第一牵引部3和第二牵引部4。其中立柱总成1包括立柱主体101,立柱主体101竖直地设置一工作台5上,直线滑轨102固定设置在立柱主体101上,与立柱主体101的方向保持一致,在直线滑轨102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103,滑块103沿直线轨道102的滑动过程通过竖直设置在立柱主体101上的丝杠104驱动,方式为:在滑块103上设置一带螺纹的连接部105并套设在丝杠104上,丝杠104的顶端设置有一丝杠驱动部,通过丝杠驱动部的丝杠伺服电机108和行星减速器109驱动丝杠104转动,控制滑块103沿直线轨道102的滑动过程。在立柱主体101上设置有立柱滑轮组,包括设置在立柱主体101顶端的顶滑轮106和立柱主体底端的压滑轮107,用于承接牵引线,改变牵引线的布线方式。牵引平台2包括平台主体201,平台主体201水平地设置,其端部与滑块103固定连接,因此整个牵引平台可随滑块103在竖直方向移动,调整牵引平台的高度位置。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202,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203,也用于承接牵引线,改变牵引线的分布轨迹。第一牵引部3上设置有第一牵引线301,第一牵引线301由第一牵引部3引出,依次绕过顶滑轮106和第一牵引滑轮202,与平台主体201上的第一牵引物件连接,第二牵引部4上设置有第二牵引线401,第二牵引线401由第二牵引部4引出并依次绕过压滑轮107和第二牵引滑轮203,与平台主体201上的第二牵引物件连接。通过在平台主体201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的第一牵引滑轮202和第二牵引滑轮203,使得第一牵引线301和第二牵引线401在平台主体201的空间内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因此分别对第一牵引物件和第二牵引物件进行牵引时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实现了在同一牵引平台2内沿同一方向同时且独立地牵引不同物件的技术效果。进一步地,平台主体201设置呈U形,防止牵引物件在平台主体201上移动时掉出平台。平台主体的中部成型有凹槽形成中空结构,因此平台主体201的两侧成为牵引物件移动的承接面,而中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总成、牵引平台、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所述立柱总成包括:/n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竖直地设置一工作台上;/n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与所述立柱主体的方向相一致,所述直线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立柱主体上的驱动部驱动;/n立柱滑轮组,所述立柱滑轮组包括顶滑轮和压滑轮,所述顶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所述压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底端;/n所述牵引平台水平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包括一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n所述第一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顶滑轮和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第一牵引物件连接;所述第二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压滑轮和所述第二牵引滑轮,与第二牵引物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总成、牵引平台、第一牵引部和第二牵引部,所述立柱总成包括:
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竖直地设置一工作台上;
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与所述立柱主体的方向相一致,所述直线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立柱主体上的驱动部驱动;
立柱滑轮组,所述立柱滑轮组包括顶滑轮和压滑轮,所述顶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所述压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的底端;
所述牵引平台水平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包括一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的上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一牵引滑轮,下表面转动设置有第二牵引滑轮;
所述第一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顶滑轮和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第一牵引物件连接;所述第二牵引部用于收放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依次绕过所述压滑轮和所述第二牵引滑轮,与第二牵引物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一丝杠,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主体上,与所述直线滑轨平行设置,所述丝杠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丝杠驱动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带螺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驱动部为一丝杠伺服电机,所述丝杠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之间还设置有一行星减速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端军陈琦谢湘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蓝天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