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54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悬挂下盖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下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邻;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还包括呈环形的悬吊绳,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内,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悬吊绳上的各处张力平衡的目的,减少悬吊绳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梯悬挂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现有的曳引电梯悬挂方式来说,不同的钢丝绳(钢带)所受到的悬挂张力是不同的,长期受到大的悬挂张力的钢丝绳(钢带)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导致电梯轿厢的坠落,此外,考虑到钢丝绳(钢带)自身会存在受力弹性变形,热胀冷缩等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由维保人员将电梯的钢丝绳(钢带)调到合适长度,调节悬挂张力,以减少钢丝绳(钢带)的磨损。但是,传统技术需将轿厢吊起,使对重架在底坑进行平衡支撑,才能实现对钢丝绳(钢带)长度的调节,整个过程耗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实施不便。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紧钢丝绳,实现张力自动平衡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收紧钢丝绳,实现张力自动平衡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该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一起,且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均匀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有下定滑轮,所述上定滑轮和下定滑轮分别位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通过支撑轴对应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相连;并且,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在悬挂下盖上还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竖向贯穿悬挂下盖上下两侧的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位置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连;还包括一悬吊绳,所述悬吊绳呈环形,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之间,并由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进行限位,且所述悬吊绳的周长大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周长,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在悬吊动滑轮的下侧设有绳头组件;在收绳动滑轮的下侧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通过U型架与收绳动滑轮的支撑轴的两端相连;在悬挂下盖的下方还水平设有一保护钢板,在保护钢板上,对应各绳头组件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绳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该绳孔后与一锁紧螺母相连。在本申请中,悬吊绳所受张力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各个悬吊动滑轮的水平高度不同;由于本申请的自平衡组件通过悬吊绳绕过定滑轮而实现连接,而又由于定滑轮两侧受力相同的公知原理可以得出:本申请可以实现各个悬吊动滑轮处的悬吊绳的受力相同,从而实现悬吊绳上的各处张力平衡的目的,减少悬吊绳的磨损;此外,由于本申请的自平衡组件为绕悬挂柱一周的圆形布置,使悬挂转职的位置可以360°选择,可以实现多根同时悬挂;当悬吊绳断后,悬吊动滑轮通过保护钢板进行支撑,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当电梯运行一段时间后,悬吊绳必然会有一定量的伸长,使用本申请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可以直接使用拧螺母的方法:将收绳动滑轮下端的螺母拧松,并将收绳动滑轮上移,此时悬吊动滑轮在下定滑轮的作用下实现上移,达到收绳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绳头组件包括连接座、绳头固定座以及缓冲垫;所述连接座呈U型,其两端向上延伸并与悬吊动滑轮的支撑轴的两端相连,绳头固定座与连接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为两个,并与绳头固定座两侧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位置的条形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缓冲垫内还设置有缓冲弹簧。这样,悬吊绳断后,所有绳头组件全部压在保护钢板上,由于缓冲垫由弹性材料制成且缓冲垫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垫增加了接触面积,可以避免绳头组件拉穿断绳保护装置掉落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保护钢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断绳保护开关,所述断绳保护开关具有一按钮,且该按钮朝上设置,该断绳保护开关用于和限速器电连接。这样,当绳头组件掉落的瞬间,断绳保护装置上的保护钢板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该形变接触断绳保护开关装置的按钮,使限速器动作,引起安全钳动作,双重保护电梯,避免轿厢坠落的危险。进一步地,所述悬挂上盖具有顶板,悬挂下盖具有底盘,连接螺栓的螺杆穿过顶板和底板后与紧固螺母相连;在底盘上,对应绳头组件和调节螺杆的位置,分别开始有供绳头组件和调节螺杆穿过的通孔。这样,实现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定滑轮的下侧与悬挂上盖的侧壁的下侧平齐,下定滑轮的上侧与悬挂下盖的侧壁的上侧平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的正常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的断绳保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的收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悬挂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悬挂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绳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悬挂上盖1;悬挂下盖2;上定滑轮3;下定滑轮4;内层5;外层6;悬吊动滑轮8;收绳动滑轮9;条形孔10;悬吊绳11;连接座12;绳头固定座13;缓冲垫14;调节螺杆15;保护钢板16;锁紧螺母17;缓冲弹簧18;断绳保护开关19;绳孔20;曳引绳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包括悬挂上盖1、悬挂下盖2和悬吊绳。该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一起,且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在悬挂上盖1上绕其一周均匀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3,在悬挂下盖2上,对应上定滑轮3的位置设有下定滑轮4,所述上定滑轮3和下定滑轮4分别位于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通过支撑轴对应与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的内层5和外层6相连。并且,上定滑轮3与下定滑轮4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3与下定滑轮4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在悬挂下盖1上还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8和收绳动滑轮9,所述悬吊动滑轮8和收绳动滑轮9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4之间。悬挂下盖2的内层5和外层6,对应悬吊动滑轮8和收绳动滑轮9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竖向贯穿悬挂下盖上下两侧的条形孔10,所述悬吊动滑轮8和收绳动滑轮9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2的内层5和外层6对应位置的条形孔10滑动配合相连。所述悬吊绳11呈环形,并位于上定滑轮3与下定滑轮4之间,并由上定滑轮3与下定滑轮4配合形成的线孔进行限位,且所述悬吊绳11的周长大于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的周长,具体地,悬吊绳11的周长为悬挂上盖1和悬挂下盖2的周长的1.5~3倍,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所述悬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该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一起,且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均匀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有下定滑轮,所述上定滑轮和下定滑轮分别位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通过支撑轴对应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相连;并且,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n在悬挂下盖上还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竖向贯穿悬挂下盖上下两侧的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位置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连;/n还包括一悬吊绳,所述悬吊绳呈环形,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之间,并由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进行限位,且所述悬吊绳的周长大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周长,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n在悬吊动滑轮的下侧设有绳头组件;在收绳动滑轮的下侧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通过U型架与收绳动滑轮的支撑轴的两端相连;在悬挂下盖的下方还水平设有一保护钢板,在保护钢板上,对应各绳头组件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绳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穿过该绳孔后与一锁紧螺母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曳引绳张力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该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在一起,且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在悬挂上盖上绕其一周均匀分布有数个上定滑轮,在悬挂下盖上,对应上定滑轮的位置设有下定滑轮,所述上定滑轮和下定滑轮分别位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之间,并通过支撑轴对应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相连;并且,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紧贴在一起,使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的轮槽配合形成一线孔;
在悬挂下盖上还设有数个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交替分布于相邻两下定滑轮之间;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竖向贯穿悬挂下盖上下两侧的条形孔,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通过支撑轴与悬挂下盖的内层和外层对应位置的条形孔滑动配合相连;
还包括一悬吊绳,所述悬吊绳呈环形,并位于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之间,并由上定滑轮与下定滑轮配合形成的线孔进行限位,且所述悬吊绳的周长大于悬挂上盖和悬挂下盖的周长,所述悬吊动滑轮和收绳动滑轮均悬挂在悬吊绳的上侧;
在悬吊动滑轮的下侧设有绳头组件;在收绳动滑轮的下侧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通过U型架与收绳动滑轮的支撑轴的两端相连;在悬挂下盖的下方还水平设有一保护钢板,在保护钢板上,对应各绳头组件的位置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云唐川东杨豪王成华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迈高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