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转平台
本技术涉及自动组装流水线
,尤其涉及中转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的自动组装流水线上,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组装效率,往往要求取放吸嘴或夹爪同时有多组,以实现共同取料和放料。但是在设备不同的工位上,如上料工位、点胶工位、焊接工位、检测工位和下料工位等,因空间限制等原因,取、放产品的吸嘴或夹爪间距不一,导致在A工位上同时放料之后,而B工位上很难实现同时取料,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中转组件的载座之间的间距不可调。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中转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取放料效率的中转平台。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转平台,包括: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中载组件,其包括成型有滑槽的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上的多个载座、设置在所述载座侧壁上使得所述载座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一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一限位单元、设置在所述载座上使得所述载座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二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二限位单元;驱使所述中载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中载组件获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中载组件(60),其包括成型有滑槽(611)的滑座(6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611)上的多个载座(62)、设置在所述载座(62)侧壁上使得所述载座(62)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一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一限位单元(63)、设置在所述载座(62)上使得所述载座(62)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二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二限位单元(64);/n驱使所述中载组件(60)运动以使所述中载组件(60)获得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的第一驱动单元(40);以及/n设置在所述中载组件(60)一侧用于为所述载座(62)在所述滑座(61)上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中载组件(60),其包括成型有滑槽(611)的滑座(6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611)上的多个载座(62)、设置在所述载座(62)侧壁上使得所述载座(62)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一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一限位单元(63)、设置在所述载座(62)上使得所述载座(62)之间的间距满足所述第二工位所要求间距的第二限位单元(64);
驱使所述中载组件(60)运动以使所述中载组件(60)获得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的第一驱动单元(40);以及
设置在所述中载组件(60)一侧用于为所述载座(62)在所述滑座(61)上滑动提供动力源的第二驱动单元(50);
其中,所述载座(62)分为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50)连接的一主动载座、与所述滑座(61)可拆卸连接的一固定载座以及位于所述主动载座和所述固定载座之间的从动载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50)和所述中载组件(60)均可拆卸设置在基板(30)上,所述基板(30)通过直线导轨单元(20)设置在工作台(10)上,其中,所述基板(30)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0)的驱使下沿所述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0)包括笔型气缸(41)和笔型气缸安装架(42),所述笔型气缸(41)通过所述笔型气缸安装架(4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所述笔型气缸(41)的活塞杆与所述基板(30)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一对第一缓冲单元(70),所述第一缓冲单元(70)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单元(20)的相向两侧用于所述基板(30)的限位以使所述中载组件(60)获得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张宝峰,刘斌,朱均超,赵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