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43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抓放移动机构、底座、料框平移机构、料框顶升机构和料框,料框配置为叠放多个餐盒,料框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料框平移机构配置为接触各个料框并带动料框平移;料框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有料框移动到与料框顶升机构匹配的位置后将这个料框顶升,使这个料框与料框平移机构脱离接触而其它料框能继续平移;抓放移动机构设置在被顶升的料框的顶部,配置为从被顶升的料框抓取并移动餐盒到预设位置后放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自动化上料,且效率更高。而且,不但可以简化抓放移动机构的结构和控制方面的实现难度,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稳定性,还能够长时间持续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盒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打包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餐盒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工烹饪方法难以标准、规模化推广,且会造成人体工作强度大,长期吸入油烟,不利于身心健康。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自动烹饪装置,利用机器代替人工烹饪熟化食物,但现有的自动烹饪装置,由于需要设置油料、调料的存储释放结构、冲洗结构、自动起锅结构等一系列结构,导致自动烹饪装置的结构及其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预先将预处理过的食物打包在一次性锅具中,用户需要用餐时,只需要将一次性锅具放置在自动烹饪装置内进行加热即可。但现有技术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技术中餐盒上料到打包台的过程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且由于餐盒尺寸较薄在上料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无法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抓放移动机构、底座、料框平移机构、料框顶升机构和料框,料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放移动机构、底座、料框平移机构、料框顶升机构和料框,料框配置为叠放多个餐盒,料框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料框平移机构配置为接触各个料框并带动料框平移;/n所述料框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有料框移动到与所述料框顶升机构匹配的位置后将这个料框顶升,使这个料框与所述料框平移机构脱离接触而其它料框能继续平移;/n所述抓放移动机构设置在被顶升的料框的顶部,配置为从被顶升的料框抓取并移动餐盒到预设位置后放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04 CN 20192146320431.一种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放移动机构、底座、料框平移机构、料框顶升机构和料框,料框配置为叠放多个餐盒,料框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料框平移机构配置为接触各个料框并带动料框平移;
所述料框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有料框移动到与所述料框顶升机构匹配的位置后将这个料框顶升,使这个料框与所述料框平移机构脱离接触而其它料框能继续平移;
所述抓放移动机构设置在被顶升的料框的顶部,配置为从被顶升的料框抓取并移动餐盒到预设位置后放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放移动机构包括吸盘组件、横向移动平台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用于吸附餐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级升降平台、连接臂和第二级升降平台,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级升降平台;
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固定板和多个吸盘,所述吸盘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级升降平台上,各所述吸盘分布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盒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框平移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输送组件从下方承接料框,且料框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所述输送组件,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输送组件,使料框随所述输送组件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一函杨威郑小桓田龙强张琴丘建军罗湘贵刘明刘二震段芳梅杨宇莫振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春禾深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