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开权专利>正文

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6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在飞机上的主受力隔板及侧受力隔板;特点是还包括限位套管、连接套管、驱动结构及承托杆;侧受力隔板均安装在连接套管上,连接套管的左端位于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中,连接套管的右端位于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中;承托杆的左端伸出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并与主受力隔板固定连接,承托杆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在承托杆的右端设有环形凸起;限位套管套设在承托杆上,限位套管的左端与主受力隔板的右侧相互接触,限位套管的右端与连接套管的左端相互接触;驱动结构安装在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上。其优点为:转向平衡结构可以使飞机机翼直接摆动,摆动角度较小,飞机机翼受到的阻力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飞机包括机身、机翼及转向舵,在所述机翼上设有副翼;当飞机转向时,副翼及转向舵摆动从而使飞机倾斜;副翼相对于飞机机翼体积较小,故需要摆动较大的角度才能使飞机偏转,副翼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容易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转向平衡结构可以使飞机机翼直接摆动,摆动角度较小,飞机机翼受到的阻力较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在飞机上的主受力隔板及两块以上的侧受力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管、连接套管、驱动结构及承托杆;所述侧受力隔板均安装在连接套管上,所述连接套管的左端位于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中,连接套管的右端位于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中;所述承托杆位于连接套管中并可相对转动,承托杆的左端伸出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并与主受力隔板固定连接,承托杆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在承托杆的右端设有环形凸起,连接套管的右端与环形凸起相互接触;所述限位套管套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在飞机上的主受力隔板(1)及两块以上的侧受力隔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管(2)、连接套管(5)、驱动结构(6)及承托杆(7);所述侧受力隔板(3)均安装在连接套管(5)上,所述连接套管(5)的左端位于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3)中,连接套管(5)的右端位于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3)中;所述承托杆(7)位于连接套管(5)中并可相对转动,承托杆(7)的左端伸出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3)并与主受力隔板(1)固定连接,承托杆(7)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3),在承托杆(7)的右端设有环形凸起(71),连接套管(5)的右端与环形凸起(71)相互接触;所述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的翼尖平衡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在飞机上的主受力隔板(1)及两块以上的侧受力隔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管(2)、连接套管(5)、驱动结构(6)及承托杆(7);所述侧受力隔板(3)均安装在连接套管(5)上,所述连接套管(5)的左端位于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3)中,连接套管(5)的右端位于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3)中;所述承托杆(7)位于连接套管(5)中并可相对转动,承托杆(7)的左端伸出最左侧的侧受力隔板(3)并与主受力隔板(1)固定连接,承托杆(7)的右端伸出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3),在承托杆(7)的右端设有环形凸起(71),连接套管(5)的右端与环形凸起(71)相互接触;所述限位套管(2)套设在承托杆(7)上,限位套管(2)的左端与主受力隔板(1)的右侧相互接触,限位套管(2)的右端与连接套管(5)的左端相互接触;所述驱动结构(6)安装在最右侧的侧受力隔板(3)上,驱动结构(6)驱动侧受力隔板(3)及连接套管(5)在承托杆(7)上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权
申请(专利权)人:蒋开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