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CCD相机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制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CCD相机制冷装置,属于光电探测
技术介绍
CCD(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光电探测领域上。CCD具有高灵敏度,但由于其存在的暗电流对温度特别敏感,温度越高,暗电流越大,导致其暗电流噪声较大,因此为了提高光学信号的信噪比,应有效的降低CCD的工作温度以降低其暗电流,一般每降低5-7℃,暗电流就减少一半。目前,CCD制冷主要由热电制冷(TEC),液氮制冷和热机类制冷。热电制冷利用电能进行制冷,体积小,制冷效率高,极易控制,寿命长,目前国际上绝大部分产品均是采用热电制冷技术进行制冷。并且由于热电制冷会在其热端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对TEC热端散热设计尤为重要,以及热端散热方式在不同条件上的适应性。TEC冷端制冷达到零下温度,容易结露,因此对制冷腔的设计也是重中之重,此外还涉及信号的输出装置。综上,现有的热电制冷装置热端散热性差,冷端制冷达到零下温度、容易结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CCD相机制冷装置,所述CCD相机制冷装置包括相机制冷壳体、制冷密封系统、风冷结构和信号输出装置,制冷密封系统、风冷结构和信号输出装置均设置在相机制冷壳体内,其特征在于:/n制冷密封系统包括制冷腔体(5)和水冷板(11),制冷腔体(5)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光学窗口(4),制冷密封系统还包括CCD信号转接板(7)、温度传感器(12)、热电制冷片(10)和水冷盖板(16),CCD相机(6)贴附在热电制冷片(10)的冷端,水冷板(11)的上端面为凹腔结构(11-1),水冷板(11)上加工有若干条流道(11-2),若干条流道(11-2)相互连通设置,流道(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CCD相机制冷装置,所述CCD相机制冷装置包括相机制冷壳体、制冷密封系统、风冷结构和信号输出装置,制冷密封系统、风冷结构和信号输出装置均设置在相机制冷壳体内,其特征在于:
制冷密封系统包括制冷腔体(5)和水冷板(11),制冷腔体(5)的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光学窗口(4),制冷密封系统还包括CCD信号转接板(7)、温度传感器(12)、热电制冷片(10)和水冷盖板(16),CCD相机(6)贴附在热电制冷片(10)的冷端,水冷板(11)的上端面为凹腔结构(11-1),水冷板(11)上加工有若干条流道(11-2),若干条流道(11-2)相互连通设置,流道(11-2)的进口和出口均连接有一根水冷接头(15),热电制冷片(10)的热端紧贴在水冷板(11)的凹腔结构(11-1)中,热电制冷片(10)的热端与水冷板(11)之间涂有导热硅胶层,CCD相机(6)与CCD信号转接板(7)的一端插接连接,CCD信号转接板(7)的另一端穿过水冷板(11)的夹层并位于水冷板(11)外部,水冷板(11)与CCD信号转接板(7)之间通过环氧树胶密封,水冷板(1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水冷板(11)下端通过焊接水冷盖板(16)进行密封,制冷腔体(5)内充有氮气或抽真空处理;
风冷结构包括热管座(17)、散热翅片(19)、风扇(20)和若干根热管(18),热管座(17)安装在水冷盖板(16)的下端面上,热管座(17)上加工有若干个热管凹道,热管(18)的数量与热管凹道一一对应设置,热管(18)的上部安装在相应的热管凹道中,散热翅片(19)位于热管座(17)的下方,风扇(20)安装在散热翅片(19)的侧壁上,热管(18)的下部由散热翅片(19)穿出;
信号输出装置包括主控板(21)、插针(22)、驱动电路板(23)、驱动电路散热板(24)和通信传输及电源接口(25),驱动电路散热板(24)焊接在散热翅片(19)的侧壁上,驱动电路板(23)安装在驱动电路散热板(24)上,主控板(21)安装在相机制冷壳体内且与驱动电路板(23)平行设置,驱动电路板(23)通过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贤光,黄江尧,王昕,许英杰,颜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