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野专利>正文

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06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缸、推杆、前制动杠杆、后制动杠杆、闸调器、控制杠杆和拉杆,闸调器设置于前制动杠杆和后制动杠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于前制动杠杆和后制动杠杆的中部铰接;制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推杆连接至前制动杠杆的一端,前制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控制杠杆与前制动杠杆平行且位于前制动杠杆的一侧,其包括一与拉杆连接的固定端和穿设在列车底部的支撑座上的自由端,自由端上设置有销孔,销孔内穿设有防止自由端从支撑座上脱出的限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可以防止货运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发生的控制杠杆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列车制动装置,特别是涉及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动时由制动装置产生的,大小可人为控制的,能产生制动作用的外力叫制动力。为使列车能施行制动和缓解而安装于机车车辆上的一整套设备,称为列车制动装置。列车制动装置的作用,一方面是使列车在任何情况下能减速或停车,确保行车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提高牵引重量,即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通常的列车制动装置一般包括:空气制动机、基础制动装置、手制动机。而这其中的基础制动装置作用是把作用在制动缸活塞上的压缩空气的推力,或是手制动机所产生的拉力,扩大适当倍数后,再平均传到每一块闸瓦或闸片上,使闸瓦压紧车轮或使闸片压紧制动盘,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传统的基础制动装置中的控制杠杆在施行制动时由于制动缸前杠杆下端拉力较大,可能导致控制杠杆从支撑座中脱落。加之部分型号的车辆控制杆杆长度不够,导致列车在制动过程中经常出现控制杠杆脱落现象。而控制杠杆一旦发生脱落,列车将立刻失去制动作用,不能产生制动作用,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紧急制动时,控制杠杆作用力大、动作过猛也是控制杠杆脱离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铁路货运列车及大多数线路来说,控制杠杆脱落的现象属于常见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多是通过增加检车员人工调整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各个杠杆的圆销位置的方式。采用人工调整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难以达到准确调整的要求,且因延长列车在站检修作业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车辆周转时间,影响了运输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控制杠杆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缸、推杆、前制动杠杆、后制动杠杆、闸调器、控制杠杆和拉杆,所述闸调器设置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制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接至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端,所述前制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控制杠杆与所述前制动杠杆平行且位于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侧,其包括一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固定端和穿设在所述列车底部的支撑座上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防止所述自由端从所述支撑座上脱出的限位销。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杠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闸调器连接的第一连接孔,且所述控制杠杆的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杆连接的第二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杠杆的所述固定端的端部向所述前制动杠杆一侧弯折形成折弯部,所述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对的第三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可以防止货运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发生的控制杠杆脱落现象。尤其对于可能需要面对紧急制动的线路来说,根本上杜绝控制杠杆脱落,可以节省大量人工检修作业的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的控制杠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缸7、推杆4、前制动杠杆3、后制动杠杆6、闸调器5、控制杠杆2和拉杆1,所述闸调器5设置于所述前制动杠杆3和所述后制动杠杆6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制动杠杆3和所述后制动杠杆6的中部铰接;所述制动缸7的输出端(图1中未标注)通过所述推杆4连接至所述前制动杠杆3的一端,所述前制动杠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1连接;所述控制杠杆2与所述前制动杠杆3平行且位于所述前制动杠杆3的一侧,其包括一与所述拉杆1连接的固定端(图1中未标注)和穿设在列车(图中未示出)底部的支撑座(图中未示出)上的自由端(图1中未标注),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有防止所述自由端从所述支撑座上脱出的限位销25。在实际制动过程中,制动缸7的输出端的制动力通过推杆4作用在前制动杠杆3上,前制动杠杆3拉动闸调器5,在此将制动力转变为两部分,以闸调器5为支点,一部分制动力传递到拉杆1上,另一部分制动力来源是闸调器5的拉力,闸调器5拉力拉动后制动杠杆6,后制动杠杆以支点座(图1未示出)为支点,将制动力传递至与后制动杠杆6的拉杆(未标注)上。两个拉杆再分别拉动两侧的转向架(未示出),将制动力传递到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上,最终作用在制动梁闸瓦上。整个制动过程中,由于控制杠杆2与支撑座连接一端,也即自由端设有限位销25,因此,无论在常规制动或是紧急制动时,都已有效防止控制杠杆2由支撑座上脱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杠杆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闸调器5连接的第一连接孔24,且所述控制杠杆2的所述固定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拉杆1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3。并且,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控制杠杆2的所述固定端的端部向所述前制动杠杆3一侧弯折形成折弯部21,所述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3相对的第三连接孔22。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缸、推杆、前制动杠杆、后制动杠杆、闸调器、控制杠杆和拉杆,所述闸调器设置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制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接至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端,所述前制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控制杠杆与所述前制动杠杆平行且位于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侧,其包括一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固定端和穿设在所述列车底部的支撑座上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销孔,所述销孔内穿设防止所述自由端从所述支撑座上脱出的限位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货运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缸、推杆、前制动杠杆、后制动杠杆、闸调器、控制杠杆和拉杆,所述闸调器设置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制动杠杆和所述后制动杠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制动缸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推杆连接至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端,所述前制动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控制杠杆与所述前制动杠杆平行且位于所述前制动杠杆的一侧,其包括一与所述拉杆连接的固定端和穿设在所述列车底部的支撑座上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野李振平董雪梓崔永生李元松路兴军王立冬
申请(专利权)人:苏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