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4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加热炉的渣斗。其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渣斗位于炉内,使加热炉底铁皮无法及时排出,并堆积过多而堵塞下部烧咀等不足。措施: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1、渣斗壁2、排渣口3、炉底板4组成,其在于在渣斗壁2上加工有处理孔5,处理孔5上装有门6;在形成接渣口1的渣斗壁2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耳7,接渣口1与炉底板4平行安装,固定耳7置在炉底板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发生堵塞时,能及时进行在炉外打开渣斗事故门、对堵塞物进行清理,防止了铁皮的堆积产生的烧结现象,迅速恢复渣斗畅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加热炉,具体属于轧钢加热炉的渣斗。
技术介绍
采用炉内辊道实现侧出料的轧钢加热炉,钢坯出炉时在辊道上碾压,下表面铁皮脱落、 并在炉底堆积。为防止铁皮堆积过多而堵塞下部烧咀,多在出料辊道下方、炉底内侧设有渣 斗,实现排渣功能;同时,为防止铁皮长时间堆积产生烧结, 一般视生产情况安排每班或每 天实施一次排渣。生产中,由于水梁浇注料部分脱落、水梁垫块掉落、炉子耐火材料脱落、炉内辊道部件 脱落等,脱落的物件将渣斗堵塞,由于渣斗位于炉内,使炉底铁皮无法及时排出,并堆积过 多而堵塞下部烧咀,必须停炉、凉温后进入炉内处理,处理完后烘炉、生产, 一般需停产4 天左右,严重影响生产。同时,烧咀附近的铁皮极易烧结,形成俗称"王八铁"的烧结渣, 处理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炉外进行处理脱落的杂物,迅速恢复 渣斗畅通、防止铁皮长时间堆积产生烧结现象的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渣斗壁、排渣口、排渣口下端的炉底板组成,其在于 在渣斗壁上加工有处理孔,处理孔上装有门;在形成接渣口的渣斗壁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 耳,接渣口与炉底板平行安装,固定耳置在炉底板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发生堵塞时,能及时进行在炉外打开渣斗事故门、对堵 塞物进行清理,防止了铁皮的堆积产生的烧结现象,迅速恢复渣斗畅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附图说明图1为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 1、渣斗壁2、排渣口 3、排渣口 3下端的炉底板4组成。 在渣斗壁2上加工有处理孔5,在处理孔5上采用销轴连接的门6;在形成接渣口 I的渣斗壁 2的上端对称焊接或整体加工一对或两对固定耳7,接渣口 1与炉底板4平行安装,固定耳7 放置在炉底板4上,渣斗壁2、排渣口 3及处理孔5均在炉底板4的下端即露在加热炉外, 处于室温状态下。当发生堵塞时,及时打开处理孔5的门6、对堵塞物进行清理,处理结束后,将处理孔5 的门6关闭即可迅速恢复渣斗畅通。权利要求1、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1(1)、渣斗壁(2)、排渣口(3)、排渣口(3)下端的炉底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渣斗壁(2)上加工有处理孔(5),处理孔(5)上装有门(6);在形成接渣口(1)的渣斗壁(2)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耳(7),接渣口(1)与炉底板(4)平行安装,固定耳(7)置在炉底板(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轧钢加热炉的渣斗。其解决目前存在的由于渣斗位于炉内,使加热炉底铁皮无法及时排出,并堆积过多而堵塞下部烧咀等不足。措施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1、渣斗壁2、排渣口3、炉底板4组成,其在于在渣斗壁2上加工有处理孔5,处理孔5上装有门6;在形成接渣口1的渣斗壁2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耳7,接渣口1与炉底板4平行安装,固定耳7置在炉底板4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发生堵塞时,能及时进行在炉外打开渣斗事故门、对堵塞物进行清理,防止了铁皮的堆积产生的烧结现象,迅速恢复渣斗畅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C21D9/00GK201258346SQ20082019116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7日专利技术者孙丽萍, 宓巍麒, 熊建良, 盛光兴, 健 程, 程先舟, 褚双学, 陈鹏飞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轧钢加热炉防堵渣斗,由接渣口(1)、渣斗壁(2)、排渣口(3)、排渣口(3)下端的炉底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渣斗壁(2)上加工有处理孔(5),处理孔(5)上装有门(6);在形成接渣口(1)的渣斗壁(2)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耳(7),接渣口(1)与炉底板(4)平行安装,固定耳(7)置在炉底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飞程健程先舟褚双学宓巍麒盛光兴孙丽萍熊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