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数据融合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能质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数据融合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帮助用户诊断监测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定位故障原因,帮助用户快速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恢复高品质供电质量,以免引起更大的事故和经济损失。现有的电能质量诊断分析手段多数通过设备容忍度及稳态方面评估系统的电能质量状况,给出是否超过标准值的越限结论。而对于电能质量问题引起系统停电、电压暂降、暂升、谐波等问题的具体原因无法给出有效的结论,不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故障原因以及给出有效的治理建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数据融合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步骤1:故障方向定位;采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产生的故障波形,提取故障时刻特征量,结合系统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定位故障方向和位置,从而实现系统故障方向定位;步骤2:长时间停电诊断;根据故障方向,运用长时间停电诊断算法模型,对监测系统的短路、绝缘等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原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数据融合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以下步骤:/n步骤1:故障方向定位;采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产生的故障波形,提取故障时刻特征量,结合系统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定位故障方向和位置,从而实现系统故障方向定位;/n步骤2:长时间停电诊断;根据故障方向,运用长时间停电诊断算法模型,对监测系统的短路、绝缘等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原因,实现电能质量长时间停电故障诊断;/n步骤3:暂态诊断;融合电压暂态事件和故障波形,根据故障方向,运用暂态诊断算法模型,对监测系统的暂升、暂降问题进行诊断,确定暂态问题的原因,实现电能质量暂态故障诊断;/n步骤4:稳态诊断;采集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数据融合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故障方向定位;采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产生的故障波形,提取故障时刻特征量,结合系统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定位故障方向和位置,从而实现系统故障方向定位;
步骤2:长时间停电诊断;根据故障方向,运用长时间停电诊断算法模型,对监测系统的短路、绝缘等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原因,实现电能质量长时间停电故障诊断;
步骤3:暂态诊断;融合电压暂态事件和故障波形,根据故障方向,运用暂态诊断算法模型,对监测系统的暂升、暂降问题进行诊断,确定暂态问题的原因,实现电能质量暂态故障诊断;
步骤4:稳态诊断;采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产生的统计定时记录数据,根据故障方向,运用稳态诊断算法模型,实现电能质量稳态诊断;
步骤5:综合诊断;综合电能质量长时间停电诊断、暂态诊断和稳态诊断的结果,判断系统是否有故障,若有故障,输出总的诊断结论、危害程度和治理建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故障方向定位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查询步骤:查询系统各监测点故障波形;
故障方向定位特征量提取步骤:通过提取各电能质量监测终端产生的故障波形时刻特征量,包含故障前后电压电流基波正序分量、瞬时有功及无功功率,分别计算扰动能量和增量阻抗,通过采用扰动能量法和基波增量阻抗法,判断单监测点故障方向;
故障方向定位计算步骤:结合系统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综合所有监测点的计算结果,定位系统故障方向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长时间停电诊断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长时间停电诊断查询步骤:查询故障监测点故障波形,获取定位的故障方向;
长时间停电诊断特征量提取步骤:提取故障波形特征量,包含电压电流基波幅值、相位、电压序分量及各次谐波分量,计算故障前后幅值及相位变化量;
长时间停电诊断判断及输出步骤:根据各类短路、绝缘故障算法模型,判断故障类型,并结合系统的故障方向,输出系统触发的短路或绝缘故障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暂态诊断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暂态诊断查询步骤:查询故障监测点暂态事件、故障波形,获取定位的故障方向;
暂态诊断特征量提取步骤:提取监测点故障波形的特征量,包含故障前后电压电流基波幅值、相位及各次谐波分量,计算故障前后幅值、相位变化量、故障后相间幅值及相位变化量、功率值;
暂态诊断判断及输出步骤:通过暂态故障诊断模型,结合暂态事件特征值,判断引起暂态事件的故障类型,并结合系统的故障方向,诊断监测系统触发暂态故障的具体原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质量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稳态诊断还包括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稳态诊断查询步骤:查询各监测点指定时间段内频率偏差、电压偏差、长时间闪变、电压波动、不平衡、谐波等参数的统计定时记录数据,计算各参数的运行最值;
稳态诊断的判断和输出步骤:结合诊断参数对应的标准限值,判断诊断参数是否越限,对于越限的参数,计算越限持续时间、越限最值触发时刻数据,并输出详细的诊断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曾幼松,闫法奎,刘大川,刘丰,严伟诚,刘军,谢若冰,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