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99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待检测工具工作台、直流负载、第一继电器、安规分析仪、第二继电器和示波器,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直流负载连接,安规分析仪通过第一继电器连接在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示波器与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直流电源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位器、第五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换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基本上采用的是自动化测试。有一些直流对直流的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将需要手动链接设备的测试项目完全整合到整套测试系统中,利用安规测试仪的通讯功能结合上位机直接读取测试结果放在报告中,需要前期做好设备链接,利用继电器做到输入短路达到测试条件。将示波器探头链接在测试部分,通过继电器做分断功能实现探头不同位置的切换,节省手动链接步骤,实现自动化。图1为传统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直流电源、待检测工具工作台、直流负载、第一继电器、安规分析仪、第二继电器和示波器,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连接,所述安规分析仪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示波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有第一探头,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探头,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之间;所述直流电源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位器、第五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五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为28k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直流电源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E-20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型号为PNP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实施本专利技术的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直流电源、待检测工具工作台、直流负载、第一继电器、安规分析仪、第二继电器和示波器;直流电源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位器、第五电容和电压输出端,该直流电源与传统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六电阻用于对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直流对直流测试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直流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实施例中,该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该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包括直流电源1、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直流负载3、第一继电器4、安规分析仪5、第二继电器6和示波器7,其中,直流电源1通过导线与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连接,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与直流负载3连接,安规分析仪5通过第一继电器4连接在直流电源1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之间,示波器7与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连接,示波器7的一端通过第二继电器6设置有第一探头a,第一探头a设置在直流电源1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之间,示波器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探头b,第二探头b设置在待检测工具工作台2与直流负载3之间。利用安规分析仪5的通讯功能结合上位机直接读取测试结果放在报告中,需要前期做好设备链接,利用第一继电器4做到输入短路达到测试条件。其中的输入/出波形,纹波等,将示波器7的探头链接在测试部分,通过第二继电器6做分断功能实现探头不同位置的切换,实现自动化。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按照标准的所有测试项目的自动化,能够使测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比传统技术提高50%,节约周期测试时间,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图3为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图3中,该直流电源1包括电压输入端Vin、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第一三极管Q1、第二电容C2、第二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第六电阻R6、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感L1、第四电阻R4、第二二极管D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容C4、第五电位器RP5、第五电容C5和电压输出端Vo,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待检测工具工作台、直流负载、第一继电器、安规分析仪、第二继电器和示波器,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连接,所述安规分析仪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示波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有第一探头,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探头,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之间;/n所述直流电源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位器、第五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n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第五电容的一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第五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和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转换器自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待检测工具工作台、直流负载、第一继电器、安规分析仪、第二继电器和示波器,所述直流电源通过导线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连接,所述安规分析仪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连接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与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连接,所述示波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继电器设置有第一探头,所述第一探头设置在所述直流电源和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之间,所述示波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探头,所述第二探头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工具工作台与所述直流负载之间;
所述直流电源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第三电阻、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四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位器、第五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容的一端和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安林唐勇樊海光谭斌卢志军黄承强陈荣莫贵情孙大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林浩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玉林市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