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抗电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板、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第一防静电层、第二防静电层、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和抗电薄膜层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工业用抗静电板材,都抗静电效果较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工业抗静电板
本技术涉及净化板材
,具体为净化工业抗静电板。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静电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产及生活中,尤其是工厂、面粉厂、油气田等场合及半导体材料加工制造,其中净化工业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抗静电板,但是现有的工业用抗静电板材,防静电效果都不理想,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有效的杜绝漏电情况,为此,我们提出净化工业抗静电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具备抗静电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工业用抗静电板材,都抗静电效果较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抗电薄膜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均为丙烯酸酯胶粘剂,且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厚度为1-100um。优选的,所述抗电薄膜层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抗电薄膜层为硅离型层,所述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的顶部与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的底部之间粘接有抗静电粘合剂,且抗静电粘合剂为金属盐亲水性聚合物。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的厚度均为10-50um。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为碳片材质,所述基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离型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基板、第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第一防静电层、第二防静电层、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和抗电薄膜层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工业用抗静电板材,都抗静电效果较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丙烯酸树脂粘剂,增强了第一防静电层、第二防静电层和基板之间的牢固性,避免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发生脱落的情况,通过设置了硅离型层,增强了抗电薄膜层的抗静电效果,通过设置了抗静电粘合剂,增强了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之间的牢固性,通过设置了碳片材质的基板和氟离型层,增强了基板整体的抗电效果,增强了该板材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防静电层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基板主视图。图中:1基板、2第一粘接层、3第二粘接层、4第一防静电层、5第二防静电层、6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7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8抗电薄膜层、9凹槽、10氟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基板1、第一粘接层2、第二粘接层3、第一防静电层4、第二防静电层5、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抗电薄膜层8、凹槽9和氟离型层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包括基板1,基板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2和第二粘接层3,第一粘接层2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防静电层4,第二粘接层3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静电层5,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抗电薄膜层8,第一粘接层2和第二粘接层3均为丙烯酸酯胶粘剂,且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厚度为1-100um,抗电薄膜层8的表面开设有凹槽9,抗电薄膜层8为硅离型层,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的顶部与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的底部之间粘接有抗静电粘合剂,且抗静电粘合剂为金属盐亲水性聚合物,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厚度均为10-50um,基板1的为碳片材质,基板1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离型层10,通过设置了丙烯酸树脂粘剂,增强了第一防静电层4、第二防静电层5和基板1之间的牢固性,避免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发生脱落的情况,通过设置了硅离型层,增强了抗电薄膜层8的抗静电效果,通过设置了抗静电粘合剂,增强了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之间的牢固性,通过设置了碳片材质的基板1和氟离型层10,增强了基板1整体的抗电效果,增强了该板材使用时的安全性。使用时,通过设置了第一防静电层4、第二防静电层5、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和抗电薄膜层8,有效增强了板材的抗静电效果,且聚丙烯它有较高的介电系数和较强的抗电压性,耐电弧性也较强,有效避免了工业使用过程中,由于板材抗静电效果不理想,从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综上所述:该净化工业抗静电板,通过基板1、第一粘接层2、第二粘接层3、第一防静电层4、第二防静电层5、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和抗电薄膜层8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工业用抗静电板材,都抗静电效果较差,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2)和第二粘接层(3),所述第一粘接层(2)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防静电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3)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静电层(5),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抗电薄膜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粘接层(2)和第二粘接层(3),所述第一粘接层(2)的顶部粘接有第一防静电层(4),所述第二粘接层(3)的底部粘接有第二防静电层(5),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内腔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聚丙烯抗静电层(6)和第二聚丙烯抗静电层(7),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抗电薄膜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工业抗静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2)和第二粘接层(3)均为丙烯酸酯胶粘剂,且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厚度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步军袁步东沈阳军沈炳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盟净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