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64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管道的底端且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集尘管道,所述集尘管道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所述过滤管道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块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限位块伸入连接块内与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时,通过推动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做杠杆运动,从而带动另一端做反向的圆周运动,使得第一限位块向着连接块的内腔方向运动,脱离过滤管道,然后便可通过把手向上将过滤网抽出,简便了过滤网的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
本技术属于过滤结构
,具体为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
技术介绍
无尘无菌车间是车间既能达到无尘效果,又能达到无菌效果的一种新有名词,它是污染控制的源头,在工厂里,没有无尘室,污染敏感度高的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无尘车间被定义为具备空气过滤、优化、构造材料和组装的房间,其中特定的规定操作程序是控制空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其规定的标准。现有的无菌车间都是直接在风道内加装过滤网,长时间使用后,过滤网的表面就会积存较多的粉尘颗粒,并且容易滋生细菌,就会降低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就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目前对过滤网的拆装比较麻烦,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管道的底端且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集尘管道,所述集尘管道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所述过滤管道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连接块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限位块伸入连接块内与第一弹簧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活动轴,且活动杆通过活动轴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面设置有把手。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腔设置有滚珠,且活动杆穿设连接块的顶端伸入第一限位块内与滚珠相连接。其中,所述过滤管道的顶端内腔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且连接块通过第一限位块与过滤管道相连接。其中,所述集尘盒的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集尘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通孔,且集尘盒通过第二限位块与集尘管道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以集尘盒的正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别设置在集尘盒的两侧壁表面。其中,所述集尘盒的侧壁顶端内腔设置有受力板,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伸入集尘盒内与受力板相连接,所述受力板远离第二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且受力板通过第二弹簧与集尘盒相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当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时,通过推动活动杆,使得活动杆做杠杆运动,从而带动另一端做反向的圆周运动,使得第一限位块向着连接块的内腔方向运动,脱离过滤管道,然后便可通过把手向上将过滤网抽出,简便了过滤网的拆装,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集尘盒,通过过滤网过滤后的粉尘颗粒会落入到集尘盒内,可以有效地避免通风管道内积存粉尘,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二限位装置,可以将集尘盒从底部拆下,有利于对集尘盒进行清理,保证了通风管道内的相对洁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过滤管道;2、过滤网;3、集尘管道;4、集尘盒;5、连接块;6、第一限位块;7、活动杆;8、滚珠;9、活动轴;10、第一弹簧;11、把手;12、限位槽;13、第二限位块;14、受力板;15、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管道1,过滤管道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管道1的底端且过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集尘管道3,集尘管道3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4,过滤管道1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连接块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限位块6伸入连接块5内与第一弹簧10相连接,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7,活动杆7的表面设置有活动轴9,且活动杆7通过活动轴9与连接块5活动连接,连接块5的顶面设置有把手11。第一限位块6的内腔设置有滚珠8,且活动杆7穿设连接块5的顶端伸入第一限位块6内与滚珠8相连接,拉动活动杆7时,活动杆7通过活动轴9做杠杆运动,从而带动另一端做相反的圆周运动,通过在活动杆7另一端设置有滚珠8,使得活动杆7的运动更加便利,过滤管道1的顶端内腔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6相配合的限位槽12,且连接块5通过第一限位块6与过滤管道1相连接,第一限位块6插入到过滤管道1内的限位槽12,将连接块5与过滤管道1固定住,避免过滤网2产生晃动影响过滤效果,集尘盒4的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集尘管道3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3相配合的通孔,且集尘盒4通过第二限位块13与集尘管道3相连接,第二限位块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13以集尘盒4的正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别设置在集尘盒4的两侧壁表面,通过两端的第二限位块13将集尘盒4与集尘管道3固定在一起,使得集尘盒4的固定更加稳定,集尘盒4的侧壁顶端内腔设置有受力板14,第二限位块13的一端伸入集尘盒4内与受力板14相连接,受力板14远离第二限位块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15,且受力板14通过第二弹簧15与集尘盒4相连接,拆卸集尘盒4时,通过向内按压第二限位块13,使之向内收缩,便可将集尘盒4从低端抽出,拆装便利。工作原理,该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使用时,空气经过过滤管道1时,粉尘颗粒被过滤网2阻拦,并掉落至集尘盒4内,当需要对过滤网2进行清理或更换时,通过拉动活动杆7,活动杆7通过活动轴9做杠杆运动,从而带动另一端的滚珠8做相反的圆周运动,并使得第一限位块6向着连接块5的内腔移动,当第一限位块6完全收缩于连接块5内时,通过把手11向上拉动连接块5,便可将过滤网2抽出,当需要清理集尘盒4内的粉尘颗粒时,向内按压两侧的第二限位块13,使之向内收缩,使得第二限位块13脱离集尘管道3,然后便可向下拔出集尘盒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道(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管道(1)的底端且过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集尘管道(3),所述集尘管道(3)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4),所述过滤管道(1)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连接块(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限位块(6)伸入连接块(5)内与第一弹簧(10)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表面设置有活动轴(9),且活动杆(7)通过活动轴(9)与连接块(5)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顶面设置有把手(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道(1)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网(2),所述过滤管道(1)的底端且过滤网(2)的一侧设置有集尘管道(3),所述集尘管道(3)的底端设置有集尘盒(4),所述过滤管道(1)的顶端内壁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连接块(5)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弹簧(10),且第一限位块(6)伸入连接块(5)内与第一弹簧(10)相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表面设置有活动轴(9),且活动杆(7)通过活动轴(9)与连接块(5)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5)的顶面设置有把手(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6)的内腔设置有滚珠(8),且活动杆(7)穿设连接块(5)的顶端伸入第一限位块(6)内与滚珠(8)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车间风道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道(1)的顶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步军袁步东沈阳军沈炳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盟净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