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的上下两端均紧密贴合有第二片材,且第一片材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所述第二片材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加强柱,且上侧的第二片材的上表面和下侧的第二片材的下表面均紧密连接有外贴片,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口,所述外贴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片材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该可回收PP发泡片材,方便对片材本体进行快速的拆卸处理,方便回收处理利用,以及便于对片材的强度进行提高,从而便于支撑较重的物件,避免出现凹陷等,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
本技术涉及PP发泡片材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
技术介绍
PP发泡片材具有高耐热性、高冲击能吸收能力、良好的回弹性和热成型性的功能,还有可回收再生的优点,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例如,用滑石增强PP制造仪表托架,用PP发泡片材制作柔软的弹性中间层,用软质密封膜作外皮等,PP发泡片材在报废后可以回收再用,经拆卸、清洗和重新造粒生产,方便再利用。但是,一般的PP发泡片材在回收时,不方便进行对其外表面进行拆卸清理处理,影响回收的质量,以及不方便提高片材本体的强度,在高强度的重力挤压下,容易出现凹陷断裂,影响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PP发泡片材在回收时,不方便进行对其外表面进行拆卸清理处理,影响回收的质量,以及不方便提高片材本体的强度,在高强度的重力挤压下,容易出现凹陷断裂,影响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第一片材的上下两端均紧密贴合有第二片材,且第一片材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所述第二片材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加强柱,且上侧的第二片材的上表面和下侧的第二片材的下表面均紧密连接有外贴片,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口,所述外贴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片材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凸块,并且粘贴凸块与凹口之间紧密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卡槽之间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片材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与第二片材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外贴片的深度尺寸,且第一片材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凹口和粘贴凸块与固定片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柱在第一片材的内部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加强柱的纵截面呈椭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柱关于第一加强柱的水平中轴线上下对称设置,且第二加强柱靠近第一加强柱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外贴片的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且外贴片关于第一片材的水平中轴线上下对称设置,并且外贴片与外贴片的纵截面之间构成“口”字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在外贴片的内壁呈等间距设置,且卡块通过卡槽与固定柱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固定片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厚度尺寸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回收PP发泡片材,方便对片材本体进行快速的拆卸处理,方便回收处理利用,以及便于对片材的强度进行提高,从而便于支撑较重的物件,避免出现凹陷等,影响使用;1、设有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第一加强柱,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相邻之间紧密贴合,同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内部分别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相邻之间均呈圆弧形结构,从而便于提高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强度,便于使用;2、设有外贴片和卡块,外贴片通过卡块与第二片材相接触,从而便于拆卸,同时也便于将固定片通过固定柱卡合在外贴片上,便于将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从外贴片上拆卸下来,方便回收利用;3、设有卡槽和固定柱,固定片通过固定柱卡合在卡槽上,从而便于将外贴片和第二片材的连接紧密固定,同时也便于对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前后两端均进行密封,方便保护,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片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片材;2、第二片材;3、第一加强柱;4、第二加强柱;5、凹口;6、外贴片;7、卡块;8、卡槽;9、固定片;10、粘贴凸块;11、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包括第一片材1、第二片材2、第一加强柱3、第二加强柱4、凹口5、外贴片6、卡块7、卡槽8、固定片9、粘贴凸块10和固定柱11,第一片材1的上下两端均紧密贴合有第二片材2,且第一片材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3,第二片材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加强柱4,且上侧的第二片材2的上表面和下侧的第二片材2的下表面均紧密连接有外贴片6,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口5,外贴片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7,且卡块7上开设有卡槽8,第一片材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凸块10,并且粘贴凸块10与凹口5之间紧密连接,固定片9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与卡槽8之间卡合连接。如图1和图3中第一片材1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与第二片材2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外贴片6的深度尺寸,且第一片材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凹口5和粘贴凸块10与固定片9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方便外贴片6与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进行紧密连接固定,从而便于保护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避免外露,如图1和图5中第一加强柱3在第一片材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且第一加强柱3的纵截面呈椭圆形结构,便于提高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内部的强度,圆弧形具有的抗压能力大于矩形体。如图1中第二加强柱4关于第一加强柱3的水平中轴线上下对称设置,且第二加强柱4靠近第一加强柱3的一端呈圆弧形结构,方便提高第二片材2内部的抗压力,避免出现凹陷的现象,影响使用,如图1中外贴片6的纵截面呈“凹”字型结构,且外贴片6关于第一片材1的水平中轴线上下对称设置,并且外贴片6与外贴片6的纵截面之间构成“口”字型结构,便于对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进行紧密包围,便于保护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方便使用,如图1和图4中卡块7在外贴片6的内壁呈等间距设置,且卡块7通过卡槽8与固定柱11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固定片9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厚度尺寸之和,便于安装与拆卸,同时也便于对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进行回收利用,方便使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回收PP发泡片材时,首先结合图1和图5所示,将该片材进行支撑物体时,当外接的物体质量较大时,物体对第二片材2进行挤压,第二片材2的内部和第一片材1的内部分别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3和第二加强柱4,第一加强柱3的上下两端均呈圆弧形结构,便于提高抗压力,从而避免出现凹陷等现象,影响使用,当不使用该片材时,结合图2和图3所示,将固定片9从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左右两端撕下,将固定片9上的固定柱11从卡槽8上拆卸下来,接着将外贴片6从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左右两端均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包括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1)的上下两端均紧密贴合有第二片材(2),且第一片材(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3),所述第二片材(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加强柱(4),且上侧的第二片材(2)的上表面和下侧的第二片材(2)的下表面均紧密连接有外贴片(6),所述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口(5),所述外贴片(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7),且卡块(7)上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一片材(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凸块(10),并且粘贴凸块(10)与凹口(5)之间紧密连接,所述固定片(9)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与卡槽(8)之间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包括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1)的上下两端均紧密贴合有第二片材(2),且第一片材(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加强柱(3),所述第二片材(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加强柱(4),且上侧的第二片材(2)的上表面和下侧的第二片材(2)的下表面均紧密连接有外贴片(6),所述第一片材(1)和第二片材(2)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凹口(5),所述外贴片(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7),且卡块(7)上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一片材(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凸块(10),并且粘贴凸块(10)与凹口(5)之间紧密连接,所述固定片(9)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1),且固定柱(11)与卡槽(8)之间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PP发泡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1)的厚度尺寸的一半与第二片材(2)的厚度尺寸之和等于外贴片(6)的深度尺寸,且第一片材(1)的左右两端均通过凹口(5)和粘贴凸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慎福,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星马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