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73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底板侧壁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底板侧壁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底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一长条形齿条,第一凹槽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支撑板底部于第一通孔外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第一转轴外壁于两个第一连接块之间套设有第一滚轮,第一支撑板底部于第一滚轮外侧设有第一L形连接板,第一L形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快捷,可实现快速移动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
本技术涉及构件预制场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预制构件施工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施工工艺,其工厂化集中生产的方式有逐渐替代现有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趋势,安装预制构件的工程部位皆是可视范围内的工程,因此对外观质量的要求在逐渐加强,所以如何优质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已是企业、项目立足的一个外部指标。小型构件预制广泛用于高速公路边坡、桥梁、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部位。现有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不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所述底板侧壁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所述底板侧壁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一长条形齿条,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于所述第一通孔外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套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于所述第一滚轮外侧设有第一L形连接板,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支撑块底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长条形齿条,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于所述第二通孔外侧设有第二L形连接板和两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转轴外壁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套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于所述第二滚轮外侧设有第三L形连接板,所述第三L形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条形齿条顶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长条形齿条底部设有第二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二长条形齿条顶部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长条形齿条底部设有第四挡板。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外壁均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长条形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长条形齿条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一长条形齿条、第一支撑板、第一通孔、第一连接块、第一转轴、第一滚轮、第一L形连接板、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凹槽、第二长条形齿条、第二支撑板、第二通孔、第二L形连接板、第二连接块、第二电机、第二转轴、第二滚轮、第三L形连接板、第三电机和第二齿轮,可实现快速移动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第一支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第二支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3、第一支撑块;4、第二支撑块;5、第一凹槽;6、第一长条形齿条;7、第一支撑板;8、第一通孔;9、第一连接块;10、第一转轴;11、第一滚轮;12、第一L形连接板;13、第一电机;14、第一齿轮;15、第二凹槽;16、第二长条形齿条;17、第二支撑板;18、第二通孔;19、第二L形连接板;20、第二连接块;21、第二电机;22、第二转轴;23、第二滚轮;24、第三L形连接板;25、第三电机;26、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2,底板1侧壁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3,底板1侧壁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3底部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一长条形齿条6,第一凹槽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7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第一通孔8外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两个第一连接块9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外壁于两个第一连接块9之间套设有第一滚轮11,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第一滚轮11外侧设有第一L形连接板12,第一L形连接板12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14,第二支撑块4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5,第二凹槽1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长条形齿条16,第二凹槽1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7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支撑板17底部于第二通孔18外侧设有第二L形连接板19和两个第二连接块20,第二L形连接板19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穿过第二连接块20,第二转轴22外壁于两个第二连接块20之间套设有第二滚轮23,第二支撑板17底部于第二滚轮23外侧设有第三L形连接板24,第三L形连接板24顶部设有第三电机25,第三电机25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26。第一长条形齿条6顶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一长条形齿条6底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二长条形齿条16顶部设有第三挡板,第二长条形齿条16底部设有第四挡板;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23直径相同;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23外壁均设有防滑纹;第一齿轮14和第一长条形齿条6相啮合,第二齿轮26和第二长条形齿条16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使用时,打开第一电机13的正转电源,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4转动,第一齿轮14沿着第一长条形齿条6向下滚动,进而通过第一L形连接板12带动第一支撑板7向下运动,第一支撑板7通过第一连接块9和第一转轴10带动第一滚轮11向下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时打开第三电机25电源,第三电机25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26转动,第二齿轮26沿着第二长条形齿条16向下滚动,进而通过第三L形连接板24带动第二支撑板17向下运动,第二支撑板17通过第二连接块20和第二转轴22带动第二滚轮23向下运动到合适的位置,打开第二电机21电源,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22转动,第二转轴22带动第二滚轮2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滚轮11转动,便于快速移动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2),所述底板(1)侧壁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3),所述底板(1)侧壁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4),所述第一支撑块(3)底部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一长条形齿条(6),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所述第一通孔(8)外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9)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外壁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9)之间套设有第一滚轮(11),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所述第一滚轮(11)外侧设有第一L形连接板(12),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12)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二支撑块(4)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长条形齿条(16),所述第二凹槽(1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7),所述第二支撑板(17)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支撑板(17)底部于所述第二通孔(18)外侧设有第二L形连接板(19)和两个第二连接块(20),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19)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20),所述第二转轴(22)外壁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20)之间套设有第二滚轮(23),所述第二支撑板(17)底部于所述第二滚轮(23)外侧设有第三L形连接板(24),所述第三L形连接板(24)顶部设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半自动化构件预制场主体(2),所述底板(1)侧壁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支撑块(3),所述底板(1)侧壁另一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二支撑块(4),所述第一支撑块(3)底部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一长条形齿条(6),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所述第一通孔(8)外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块(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9)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外壁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9)之间套设有第一滚轮(11),所述第一支撑板(7)底部于所述第一滚轮(11)外侧设有第一L形连接板(12),所述第一L形连接板(12)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二支撑块(4)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凹槽(15)侧壁两侧均设有第二长条形齿条(16),所述第二凹槽(15)内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7),所述第二支撑板(17)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支撑板(17)底部于所述第二通孔(18)外侧设有第二L形连接板(19)和两个第二连接块(20),所述第二L形连接板(19)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虎王海龙张丽敏卢宝富陶维李兴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