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邵宇专利>正文

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9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包括工作台、滑动台、环形罩、端盖、定位板、定位柱、升降杆、横板、滑块、第三动力装置、钻杆和钻头;工作台上设置纵向的滑槽,滑动台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动台上设置环形槽,环形罩下端配合插入环形槽内部;端盖设置在环形罩的上端;升降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横板的一端与升降杆的顶部连接;滑块沿横向滑动设置在横板的底部;第三动力装置通过连接件设置在滑块底部,第三动力装置的动力端连接钻杆;钻杆下端设置钻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实现钻头的全方位加工,工作效率高,加工稳定,有效防止珊瑚碎片飞溅,便于集中收集废屑,保证加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
本技术涉及珊瑚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珊瑚作为装饰品、工艺品以及简单的日用品(盘子,茶杯等),逐渐出现在市场。在以往的珊瑚加工中,都是通过人手持尖头镊子暴力破碎杯状珊瑚壁,加工中很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尖头镊子误伤拿杯状珊瑚的手指;再者,被弄碎的珊瑚壁可能会四处飞溅,不易找齐。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实现钻头的全方位加工,工作效率高,加工稳定,有效防止珊瑚碎片飞溅,便于集中收集废屑,保证加工安全。(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包括工作台、滑动台、环形罩、端盖、定位板、定位柱、升降杆、横板、滑块、第三动力装置、钻杆和钻头;工作台上设置纵向的滑槽,滑动台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滑槽的槽底等间距设置多个盲孔;工作台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通孔,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盲孔之间的间距相等,通孔的数量少于盲孔的数量;定位柱依次穿过通孔以及与该通孔对应的盲孔内,以在滑动台与工作台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滑动台(2)、环形罩(3)、端盖(6)、定位板(4)、定位柱(7)、升降杆(14)、横板(15)、滑块(16)、第三动力装置(17)、钻杆(18)和钻头(19);/n工作台(1)上设置纵向的滑槽(11),滑动台(2)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滑槽(11)的槽底等间距设置多个盲孔(12);工作台(1)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通孔(22),相邻通孔(2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盲孔(12)之间的间距相等,通孔(22)的数量少于盲孔(12)的数量;定位柱(7)依次穿过通孔(22)以及与该通孔(22)对应的盲孔(12)内,以在滑动台(2)与工作台(1)之间形成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状珊瑚破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滑动台(2)、环形罩(3)、端盖(6)、定位板(4)、定位柱(7)、升降杆(14)、横板(15)、滑块(16)、第三动力装置(17)、钻杆(18)和钻头(19);
工作台(1)上设置纵向的滑槽(11),滑动台(2)滑动设置在滑槽(11)内;滑槽(11)的槽底等间距设置多个盲孔(12);工作台(1)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通孔(22),相邻通孔(2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盲孔(12)之间的间距相等,通孔(22)的数量少于盲孔(12)的数量;定位柱(7)依次穿过通孔(22)以及与该通孔(22)对应的盲孔(12)内,以在滑动台(2)与工作台(1)之间形成限位结构;
滑动台(2)上设置环形槽(21),环形罩(3)下端配合插入环形槽(21)内部;端盖(6)设置在环形罩(3)的上端;端盖(6)上设置多个供钻头(19)穿过的工作孔(62);滑动台(2)上设置多组定位板(4),多组定位板(4)以环形槽(21)的圆心为基准环形均布设置,多个定位板(4)均位于环形槽(21)内;定位板(4)中部设置螺纹孔,定位板(4)朝向圆心一侧设置弧形板(41),定位板(4)远离圆心一侧设置螺栓(42),螺栓(42)一端穿过螺纹孔并与弧形板(41)中部连接,螺栓(42)另一端设置蝶形螺母;
升降杆(14)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杆(14)沿竖直方向升降的第一动力装置(13);横板(15)的一端与升降杆(14)的顶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邵宇赵宇航覃意龄郑若丹周一帆代若溪邢华麟谢明健徐琳荟杨诗怡
申请(专利权)人:王邵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