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及方法,属于室内环境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室内人体热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和对能源平衡利用的要求,一种基于冷辐射吊顶的空调制冷系统应运而生。冷辐射吊顶是一种高效的传热制冷方式,不需要送风即可完成室内温度的调节,比传统的空调制冷更加节能,具有制冷效果舒适、无吹风感、噪音小、节省空间、安装方便灵活、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很多写字楼和办公大楼采用了冷辐射吊顶的制冷系统。但是当辐射吊顶供冷时,吊顶直接暴露在外面,当冷辐射吊顶的进水温度低于室内的露点温度时会使冷辐射吊顶结露,不仅影响制冷效果,而且还会影响美观、滋生细菌。如果结露比较严重,还会滴落到室内,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因此,解决辐射吊顶结露问题是其正常运作的关键。如专利201711395187.X通过调节冷水用量及新回风比解决冷辐射吊顶结露问题,该方法从空调整体设计角度解决此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其特征在于:/n由第一截止阀(1)、第一涡流管箱(2)、第二截止阀(3)、第一过滤器(4)、第一空气泵(5)、第三截止阀(6)、第一冷气流喷嘴(7)、风机(8)、冷水机组(9)、温度传感器(10)、冷辐射吊顶(11)、第二冷气流喷嘴(12)、第四截止阀(13)、第二涡流管箱(14)、第五截止阀(15)、第六截止阀(16)、第二过滤器(17)、第二空气泵(18)、室内环境(19)、第一四通阀(20)、第二四通阀(21)、第三四通阀(22)、第一涡流管(23)、第一涡流管入口(23-1)、第二涡流管(24)、第二涡流管入口(2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第一截止阀(1)、第一涡流管箱(2)、第二截止阀(3)、第一过滤器(4)、第一空气泵(5)、第三截止阀(6)、第一冷气流喷嘴(7)、风机(8)、冷水机组(9)、温度传感器(10)、冷辐射吊顶(11)、第二冷气流喷嘴(12)、第四截止阀(13)、第二涡流管箱(14)、第五截止阀(15)、第六截止阀(16)、第二过滤器(17)、第二空气泵(18)、室内环境(19)、第一四通阀(20)、第二四通阀(21)、第三四通阀(22)、第一涡流管(23)、第一涡流管入口(23-1)、第二涡流管(24)、第二涡流管入口(24-1)、第三涡流管(25)、第三涡流管入口(25-1)、第四四通阀(26)、第五四通阀(27)、第六四通阀(28)、第四涡流管(29)、第四涡流管入口(29-1)、第五涡流管(30)、第五涡流管入口(30-1)、第六涡流管(31)、第六涡流管入口(31-1)组成;
其中,第一涡流管箱(2)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分别对应第一截止阀(1)、第三截止阀(6)的入口;第二涡流管箱(14)有一个出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分别对应第四截止阀(13)、第五截止阀(15)的入口;
第一涡流管(23)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分别对应第一四通阀(20)和第三四通阀(22)的入口,第二涡流管(24)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分别对应第一四通阀(20)和第三四通阀(22)的入口,第三涡流管(25)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热端出口和冷端出口,分别对应第一四通阀(20)和第三四通阀(22)的入口,第四涡流管(29)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分别对应第四四通阀(26)、第六四通阀(28)的入口,第五涡流管(30)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分别对应第四四通阀(26)、第六四通阀(28)的入口,第六涡流管(31)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两个出口为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分别对应第四四通阀(26)、第六四通阀(28)的入口;
第一四通阀(20)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三个入口分别对应第一涡流管(23)、第二涡流管(24)、第三涡流管(25)的热端出口,第二四通阀(21)有一个入口和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分别对应第一涡流管(23)、第二涡流管(24)、第三涡流管(25)的入口,第三四通阀(22)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三个入口分别对应第一涡流管(23)、第二涡流管(24)、第三涡流管(25)的冷端出口,第四四通阀(26)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三个入口分别对应第四涡流管(29)、第五涡流管(30)、第六涡流管(31)的冷端出口,第五四通阀(27)有一个入口和三个出口,三个出口分别对应第四涡流管(29)、第五涡流管(30)、第六涡流管(31)的入口,第六四通阀(28)有三个入口和一个出口,三个入口分别对应第四涡流管(29)、第五涡流管(30)、第六涡流管(31)的热端出口;
第一四通阀(20)、第二四通阀(21)、第三四通阀(22)、第一涡流管(23)、第二涡流管(24)、第三涡流管(25)位于第一涡流管箱(2)内部;
第四四通阀(26)、第五四通阀(27)、第六四通阀(28)、第四涡流管(29)、第五涡流管(30)、第六涡流管(31)位于第二涡流管箱(14)内部;
第一空气泵(5)的出口与第一过滤器(4)的入口相连,第一过滤器(4)的出口与第二截止阀(3)的入口相连,第二截止阀(3)的出口与第一涡流管箱(2)的入口相连,第一涡流管箱(2)的第一出口与第一截止阀(1)的入口相连,第一涡流管箱(2)的第二出口与第三截止阀(6)的入口相连,第三截止阀(6)的出口与第一冷气流喷嘴(7)的入口相连;
风机(8)的出口与冷水机组(9)的入口相连,冷水机组(9)的出口与与冷辐射吊顶(11)的入口相连,冷辐射吊顶(11)的出口与风机(8)的入口相连,温度传感器(10)与冷辐射吊顶(11)相连;
第二空气泵(18)的出口与第二过滤器(17)的入口相连,第二过滤器(17)的出口与第六截止阀(16)的入口相连,第六截止阀(16)的出口与第二涡流管箱(14)的入口相连,第二涡流管箱(14)的第一出口与第四截止阀(13)的入口相连,第二涡流管箱(14)的第二出口与第五截止阀(15)的入口相连;
第一涡流管(23)的冷端出口与第三四通阀(22)的第一入口相连,第二涡流管(24)的冷端出口与第三四通阀(22)的第二入口相连,第三涡流管(25)的冷端出口与第三四通阀(22)的第三入口相连,第一涡流管(23)的热端出口与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一入口相连,第二涡流管(24)的热端出口与第一四通阀(20)的第二入口相连,第三涡流管(25)的热端出口与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三入口相连,第一四通阀(20)的出口与第一截止阀(1)的入口相连,第三四通阀(22)的出口与第三截止阀(6)的入口相连;第二四通阀(21)的第一出口与第一涡流管入口(23-1)相连,第二四通阀(21)的第二出口与第二涡流管入口(24-1)相连,第二四通阀(21)的第三出口与第三涡流管入口(25-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露露,王瑜,成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